幼儿园老师的生活质量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4年7月10日
生活质量QOL是指不同文化与价值体系的个体对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及所关心的事情相联系的生活状况的感受或者体验。职业倦怠,也是工作耗竭,工作倦怠,职业枯竭,指个体的一种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和成就感低落的症状。老师是承受压力最大的职业人群,大约60-70%反复出现压力症状,老师的职业倦怠日趋严重,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心理健康水平与工作效能。
工具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中文版,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和环境。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mbi,包括情绪衰竭,玩世不恭,成就感低落。
结果显示,幼儿园老师的生活状况整体趋向满意。一方面幼儿园老师所面临的对象是天真活泼的幼儿,工作关系比较简单,整天和幼儿相处,会体验到更多的快乐与幸福。另一方面,幼儿园老师工作虽然相对细致与琐碎,但不用面对升学指标的压力,职业胜任感相对更高而教学压力相对比较低。但是幼儿园老师的环境情况不好,可能与研究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关,贵州省的幼儿园老师的工作,生活环境落后全国。
研究显示,已婚幼儿园老师的社会关系高于未婚老师,一定程度说明婚姻与生活质量的正向联系。婚姻关系的建立会拓展个体的社会关系,个体不仅能够在广泛的社会关系中获得安全感与归属感,在面临各种压力时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故对自己的人际关系比较满意。在环境上,城市幼儿园的老师高于农村幼儿园老师,因为城市幼儿园老师的生活条件特别是住房条件和社区服务好于农村老师,在居住条件,工作条件,卫生保健服务与交通便利情况更好。这些说明政府需要加强农村幼儿园的经费投入,切实改变农村幼儿园的环境条件,让幼儿园老师有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可以促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
职业倦怠与生活质量负相关,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和成就感低落,对生活质量有负向预测力。玩世不恭对社会关系有负向预测力,说明应该把幼儿园老师的生活质量提高和职业倦怠的干预工作结合起来。利用幼儿园老师的的职业倦怠程度监测或者预测其生活质量,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通过从预警到干预的信息导向过程对职业倦怠程度比较高的老师建立和启动动态化,及时性的社会应对机制。可以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预防幼儿园老师的职业倦怠的产生来维持和提升其生活质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