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生助生、也助死

(2014-07-03 10:41:24)
分类: 财商课程、文章选要

医生助生、也助死

吴剑

201473摘要

   有一些时间,医生被神化,白衣天使,救死扶伤,妙手回春,都是锦旗上的,感谢信里的。人们一度相信医生和医疗是无所不能的。然而,从古到今,医学从未万能过,纵使医术再高明,现代科学再发达,也无法逆转死亡的结局。生命最后阶段都是死亡,是自然最根本的规律,没有什么人可以改变。

   医生延缓死亡脚步,更应当帮助病人正视死亡。可以说,人从出生开始,就随时随地可能走进医院。就是一个孩子,也可能生命重启一次。就是一个事业如日中天的中年人走了,大家都是难受。一个老年人还有许多愿望,也一定会走。大部分人都畏惧死亡,都舍不得现在的生活,最不割舍的还是感情,所以生病就去找医生,会期待。医学的发展,的确大大延长了人的生存时间,当然,延长只是推迟,并不能阻挡。既然医学不是万能的,那一天一定到来,医生和病人,都一个修一门帮助病人认识死亡的课程。

   医生治病,当然是帮助缓解病痛,事实是这样吗?有时候,医生成为病人痛苦的施加者,如医学检查操作。有时候,抢救不见得有效,甚至增加痛苦,医生只能尊重病人自己。有时候看到求生意志很强的病人,因为家庭和经济等原因放弃治疗,医生会于心不忍。有时候,一些不想没有尊严和质量活着,想要体面离开人世的病人,他们的生命却被家属执拗地挽留着。生和死,已经不是病人自己的意志能够选择的,而是医学、个人、家庭、经济条件多方面因素博弈的结果。

   人有生存权,也有死亡权,更有善终权。死亡权不是说人可以随便放弃自己的生命,而是指人有权选择尊严的死,强调病人在经历极度病痛的折磨之前能够保持自己的尊严而体面自然地死去,避免死前可能因为病情的进一步恶化而完全丧失自己的宝贵尊严,留给亲人噩梦一般的可怕回忆。

   对于求生强烈,特别是年轻人,他们不怕管子,不怕疼痛,医生需要尽量去帮助,默默去祈祷。对一些既然死亡不可避免,病人如果希望更有尊严,更少痛苦,为什么活人不能尊重他们的最后愿望。

   在西方生前预嘱已经被接受,医生直接与病人交流,充分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中国医生需要面对病人和家属,有时候甚至更多面对家属,病人不知情。如果病人不知情,如何了解病人想法,尊重病人选择。

   医生应该尽可能说服家属,直接听取病人想法,充分尊重。病人将死,常常无力选择和反抗,每个有清醒头脑的人,应该充分尊重并且满足病人的选择,是医生,是亲人应该履行的义务。

   一个好医生,不仅应该钻研医术,治疗疾病,更应该认识病人,活生生的病人。医学帮助病人延长生命,帮助活着,这些已经不能满足病人需要。医生需要助生助死,不能帮助病人更好活,至少应该帮助病人从容死。帮助病人正视死亡,减轻痛苦,尊重选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