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政府正确应对

(2014-06-15 21:45:08)
标签:

留守儿童

父母

心理问题

孩子

爱心妈妈

分类: 心理卫生、阳光心理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政府正确应对

吴剑

2014615

   下午,王庆联主任的公开课题目是《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在互动阶段,大家认为亲子关系是目前家庭教育的重要问题,特别在留守儿童群众表现明显。部分地方政府实施了“爱心妈妈”活动,动员了一些有爱的妇女去关心这些留守儿童,大约是一年见面一次,一个月电话一次,节日送一些礼物等。大家认为,这样的活动效果有限,不可持续,是个作秀。想起来,目前一些社会问题比较多,一些政府部门不去研究,仅凭经验,花拳绣腿,效果不好。

   我也是这样认为,目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形势十分严峻,有的人说,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以牺牲子孙后代的环境代价,牺牲几代人的心理健康代价的,非常巨大。中国目前大约有8000万留守儿童,虽然社会采取了一定措施,可能问题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再等待了。如果我们政府不重视这个问题,这些留守儿童的许多人,可能成为心理障碍,违法犯罪的潜在人群,以后代价就大了。我认为,政府需要加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研究其原因,表现,影响因素,解决途径等。爱心妈妈,志愿者,学校老师,社区管理虽然有一定作用,但是作用可能是有限的。我个人认为,留守儿童的问题关键还是父母。我们必须面对一个现实问题,农民为了解决经济问题,不得不背井离乡去打工,形成了留守儿童,是农民的一个痛苦选择。除了父母离开家乡前需要给孩子一个最合理的安排外,那就是外出打工后,加强与孩子的联系,尽可能弥补父母不在的缺憾。

具体方法是:一是定期联系,需要每个星期联系一次,节假日联系,孩子生日联系,重要事情联系,形成这样的联系习惯。孩子在青春期更需要加强联系;二是多元联系,父母除了定期回家看望孩子,还可以使用电话、网络、信件、视频、礼品的联系,以丰富联系的内容,而不只是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三是加强看望,父母至少每年回家看望孩子一次,孩子至少每年假期看望父母一次,发生特殊情况时,需要及时看望,打工的父母所在企业,也要实行人性化管理,提供父母陪同孩子的时间,方便。毕竟父母与孩子面对面接触是效果最好的;四是社会支持,大多数留守儿童也是独生子女,父母没有教育孩子的经验,遇到特殊情况也是应对困难。地方政府可以在农民工外出打工前,除了进行业务培训外,还可以进行如何与留守儿童联系,确保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培训课程。政府可以委托一个社会团体,通过短信,微信,QQ群,留守儿童教育网络等形式,对留守儿童的父母进行家庭教育辅导,提供方法,进行指导,解决问题,解决援助。其他社会团体也可以参与这样的服务,形成一定的补充。希望政府能够接受这样的建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