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亲密恐惧与儿童期虐待

(2014-05-14 09:18:05)
标签:

不幸

发生率

孩子健康成长

问卷

效价

健康

分类: 财商课程、文章选要

亲密恐惧与儿童期虐待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4514

   亲密是人类功能的一个重要部分,缺乏与他人形成亲密连结的能力可能产生消极结果。常常导致亲密关系问题的重要原因是亲密恐惧。亲密恐惧是由于焦虑,个体与重要他人交流对自身有重大意义的想法,情感具有的抑制性。亲密恐惧的3个特征:内容是指个人信息的交流;情感效价个体对于交流的个人信息具有强烈的情感;脆弱性对这个有亲密关系的对应的高度重视。

   世界卫生组织把儿童期虐待的定义:对儿童有义务抚养,监管及有操纵权的人做出的足以对儿童的健康,生存,生长发育及尊严造成的实际或者潜在的伤害行为,包括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忽视和剥夺。研究显示,童年创伤经历会破坏个体与人建立和维持亲密关系的能力。如童年经历大屠杀的幸存者亲密恐惧水很高,对遗弃的恐惧最明显。童年创伤常常破坏自我感,信任他人的能力,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这些幸存者即使获得社会成功,仍然难以建立信任和形成依恋,无法积累亲密关系。亲密恐惧与早期创伤经历关系明显。

   工具使用亲密恐惧量表fis,儿童期经历问卷ctq,包括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

   结果显示,中国大学生的亲密恐惧超过美国大学生,与中美文化差异有关。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对亲密恐惧有重要影响,个人主义水平高(好像是严重错误,中国人是集体主义文化),亲密恐惧水平高,中国大学生比美国大学生更加害怕亲密。男生的亲密恐惧高于女生,说明男生亲密关系体验恐惧更多。男生在逃避依恋上明显高于女生,说明男生通过逃避亲近使自己免受拒绝和伤害的倾向性更强(笔者,应该是男生的独立性更强)。非独生子女的大学生亲密恐惧明显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研究显示,我国独生子女性格比较开朗,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笔者,好像是独生子女合作精神不足)。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更加重视子女,更加努力用比较多时间和精力去关心孩子,教育孩子,使之健康成长(笔者,更多关注孩子,不见得就能够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使独生子女得到更多精神的情感满足,增强了独生子女的亲社会情感。无恋爱经历的大学生亲密恐惧明显高于有恋爱经历的大学生。在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时,有恋爱经历的大学生能够在交往过程中适当调整自己的行为,促进亲密关系,无谈恋爱经历的大学生有消极态度,害怕被拒绝,容易产生恐惧心理。父母婚姻状况对大学生亲密恐惧影响不明显,家庭中父母婚姻对子女造成的影响,是由于子女对父母行为的认知产生的,不是父母的实际行为影响子女,个体自身所知觉的父母婚姻关系才是对其产生影响的关键。

   大学生经历童年虐待后,情感忽视发生率最高,其次为躯体忽视,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研究显示,性虐待,躯体忽视对亲密恐惧有正向作用,说明儿童期创伤是影响亲密恐惧的重要因素。研究显示,离婚人群更多在童年经历身体虐待,强奸,严重身体攻击,婚姻满意度低的人群,更多在童年经历强奸,性骚扰,说明童年创伤对婚姻不幸有重要预测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