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际关系的困扰

(2013-10-29 10:21:46)
标签:

事件

理论

惯性

水平

因果关系

健康

分类: 财商课程、文章选要

人际关系的困扰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31029

   人际关系是指人际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当前,人际关系的研究仍然停留在关系因素上,如人格因素,学校评价等。所谓关系因素是指与人际关系水平存在密切关系的一些因素,这些因素与人际关系水平的关系可能是因果关系,相关关系。如人格因素有焦虑,气质,道德,社会技能等。学校评价有学习成绩,学业无能感,老师接纳。因此,关系模式理论不能干预和提升人际关系困扰ID者的人际关系水平,人际关系困扰者是指有人际交往意愿,但是在与同伴相处时存在严重的困扰,导致心理上出现比较明显的交往障碍的群体。他们存在焦虑,羞怯。焦虑者往往对威胁性刺激的感觉速度,快于对中性刺激的感受速度,尽管威胁不是实质性的。同样,攻击性的个体表现出对攻击性的刺激反应快,对中性刺激反应慢。说明自我属性判断上,对与自己特质相同的刺激的反应速度快于不相同的刺激,人际关系困扰者存在特质一致性反应倾向。Stroop研究,他们对情绪刺激和非情绪刺激的反应速度不同。

   工具使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iridq,包括交谈深度,交际交友,待人接物,异性交往。内隐自我认识材料包括积极人际关系的词:愉快,主动,开朗。消极人际关系的词:焦虑,回避,腼腆。内隐情绪材料包括积极情绪词:开朗,热情,轻松,消极情绪词:压抑,紧张,胆怯。内隐行为材料。

   结果显示,任何对象对我与特质词相同时的反应时短于我与特质词不相同的反应时。Iat研究认知平衡三角形,iat效应的数据与认知平衡理论相同,iat效应能够反映概念之间的联系,不同效应和不同概念之间有对应关系。研究显示,当自我属性与信号相符时具有最大辨别理,反之亦然。因为如果不相符,就存在认知冲突,干扰信号和噪音之间的辨别力,延长反应时。

人际关系困扰者的情绪反应时明显高于正常人,情绪紊乱信息加工模式认为,如果个体存在消极情绪,他们对这些情绪的有关信息的一种记忆偏向,严重恐惧情绪导致明显的外显记忆偏向,内隐记忆偏向不明显,一般焦虑导致内隐记忆偏向。人际关系困扰者在交往中产生消极记忆偏向,习惯性地对消极信息过度关注,无意识触发消极情绪,干扰非情绪信息的辨别任务,反应时明显延长。

内隐行为意向研究显示,没有困扰的人对同意加入社交情境可能有自动化行为趋向,表现加入社交情境反应时短。人际关系困扰者在社交情境上有内隐退缩意向,加入社交情境反应时长。说明在社交活动上存在认知冲突或者情绪冲突。情感理论认为,态度可以自动转变成为行为,自动化情感刺激处理可以对随后的情感,认知,行为处理产生重要影响。社交焦虑患者用消极认知方式解释积极社交事件,人际关系困扰者可能用消极方式解释积极社交事件,所以内隐退缩意向也可能是认知干扰的结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