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的困扰
(2013-10-29 10:21:46)
标签:
事件理论惯性水平因果关系健康 |
分类: 财商课程、文章选要 |
人际关系的困扰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3年10月29日
人际关系困扰者的情绪反应时明显高于正常人,情绪紊乱信息加工模式认为,如果个体存在消极情绪,他们对这些情绪的有关信息的一种记忆偏向,严重恐惧情绪导致明显的外显记忆偏向,内隐记忆偏向不明显,一般焦虑导致内隐记忆偏向。人际关系困扰者在交往中产生消极记忆偏向,习惯性地对消极信息过度关注,无意识触发消极情绪,干扰非情绪信息的辨别任务,反应时明显延长。
内隐行为意向研究显示,没有困扰的人对同意加入社交情境可能有自动化行为趋向,表现加入社交情境反应时短。人际关系困扰者在社交情境上有内隐退缩意向,加入社交情境反应时长。说明在社交活动上存在认知冲突或者情绪冲突。情感理论认为,态度可以自动转变成为行为,自动化情感刺激处理可以对随后的情感,认知,行为处理产生重要影响。社交焦虑患者用消极认知方式解释积极社交事件,人际关系困扰者可能用消极方式解释积极社交事件,所以内隐退缩意向也可能是认知干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