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咨询师的理论取向

(2013-08-21 11:30:28)
标签:

也是

沙盘

硕士生

论文发表

潜能

分类: 财商课程、文章选要

心理咨询师的理论取向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3821

新浪微博,新浪健康,心灵会客厅首页,2017年10月11日

   在心理咨询和治疗过程中,咨询师和治疗师作为变量历来都被研究者关注,因为这些会对治疗过程和结果产生显著影响,其一就是咨询师和治疗师的理论取向。理论取向与临床实践和疗效紧密相关。

   中国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从业机构大约有3类:医疗系统,教育系统和其他系统(私人从业者,监狱,企业等)。龚耀先调查显示,临床工作者常用的疗法依次是:行为疗法,认知疗法,认知行为疗法(CBT),支持疗法,精神分析,森田疗法,当事人中心疗法。高等学校调查显示为:疏导认知疗法,CBT,当事人中心疗法,心理分析和理性情绪疗法。学校调查显示为:当事人中心疗法,认知疗法,精神分析,家庭治疗,森田疗法。私人从业者调查显示为:整合疗法,CBT,当事人中心疗法,精神分析,家庭治疗。

   调查结果显示,教育系统女性从业者最多,31-39岁的从业者主体,≤30岁的从业者多于其他两个系统,≥40岁从业者少于医疗系统,本科生是主体,硕士生高于其他系统。共有63种疗法,有33种首选疗法,10种疗法分别是: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精神分析,家庭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当事人中心疗法,沙盘疗法,催眠疗法,整合疗法,森田疗法,其他疗法。前3位疗法是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精神分析。教育系统首选认知疗法多,医疗系统首选精神分析多。

   结果显示,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精神分析是最常用疗法。认知疗法,精神分析,CBT是首选疗法前3位。1、这些疗法在中国传播时间长,传播范围广有关。精神分析传播到中国是1912年,在论文发表中,除了整合疗法外,最多是认知疗法18%,行为疗法9%。心理咨询和治疗疗效研究中,最多使用是CBT和行为疗法,说明疗法的传播和实践,这些为学习者寻找学习途径和方法提供方便,使更多人学习和使用这些疗法。2、认知疗法,行为疗法,CBT的理论比较容易理解,并且出版有指导手册,方便学习。在中国心理咨询师培训机构没有完善,许多从业者一边学习,一边从业,自学是重要的继续教育方法,这些疗法更容易被从业者选择。3、经典的疗法在我国有比较稳定的完善的培训机构,特别是精神分析,在中国精神分析的品牌培训项目开始于1997年中德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中德班),开始于2006年挪威培训项目,通过严格的理论学习,督导,自我体验培训,为中国培养了为数众多的高水平的精神分析/动力性心理治疗师,促进了精神分析的广泛使用。

   学校心理咨询是目的是使学生尽快缓解心理压力和消除心理危机,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最常见的问题是人际交往问题,恋爱问题,学习和情绪问题。精神疾病很少。所以学校心理咨询基本上是定位在正常学生的心理适应和发展上,提供发展性心理咨询才是学校心理咨询的首要任务和主要模式。因此,认知疗法改变认知方式和促进适应,当事人中心疗法强调个人发展和潜能发挥的取向吻合。在医疗系统,临床心理治疗师比较多选择使用CBT,可能与医疗系统面对的精神疾病,CBT最初的描述是为了治疗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其他系统从业者,尤其是私人心理服务机构,因为他们的来访者包括了整个人群,可能遇到的问题更加复杂多样,职业医疗相对比较重,所以未来适应可能遇到各种不同来访者,他们需要尽可能掌握许多疗法。同时,中国的心理咨询和治疗起步于医院,以后高等学校兴起心理咨询,而社会从业者是在2001年《心理咨询师职业标准试行办法》颁布,2004年职业标准正式出台后才迅速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来访者看来,医疗系统和教育系统提供心理服务困难比私人心理服务机构更加深入人心。所以,私人心理服务机构的从业者为了让自己能够快速发展,对各种比较新的疗法,都努力学习尝试,同时因为来访者的问题复杂多样,各种疗法也是有用武之地,因此除了常见的认知疗法,CBT,精神分析外,他们各种疗法使用比较平均。

  心理咨询师的理论取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