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里护送见真情

(2013-08-07 09:03:55)
标签:

声音

义务

成荣

目的地

体温

健康

分类: 医院管理、发表文章
在人们的印象中,救护车往往都是跑短途。然而去年“十一”期间,南平市人民医院的一辆救护车却开了一个昼夜,途经5个省市,跋涉近2000公里,把一位四川宜宾的病人送回了家——
千里护送见真情

□本报记者 李文超
 

2012年10月7日下午5点,陈薇睡醒了。一看时间,她发现自己睡了一天,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就这样被睡过了。可她并不觉得遗憾,因为她利用假期义务参加了一场千里护送。

陈薇是市人民医院肿瘤科的一名护士。2012年10月4日早上,在值完一个夜班后正准备回家。这时,她得知住在科室里的成荣(化名)准备回家。

42岁的成荣是四川宜宾人,6年前来南平打工,在腹痛难忍送进人民医院后,被检查出患有晚期肝癌。经治疗,他的病情暂时稳定下来。家人们考虑到他所用的农保,会让异地就医花费更高,就想回宜宾治疗看病,却又担心路上出事,便提出希望医院派人护送。

科室里的护士要不正在休假,要不有工作任务,正巧准备放假的陈薇主动提出参与护送。就这样,当天下午2点,陈薇和一位医生跨上了救护车,陪着成荣以及他的妻子和兄弟,一同回家。

救护车的空间不大,一张担架占据了一大半,两位医务人员把仅有的两个座位让给家属后,只能分别坐在轮胎拱起的地方。成荣的病情虽已稳定,但他的肠道有出血情况,车速必须慢、遇到高速停靠站也必须停下休整,以免路上颠簸造成病情加重。行车至晚上,天降大雨,救护车走走停停,医生要时时刻刻盯着病人的情况,一车人在紧张的气氛中前进着。

陈薇对这些困难都不太在乎,让她在意的是成荣的“不懂事”。大概晚上12点时,成荣开始发烧,体温达到38摄氏度。为降体温,妻子在陈薇的指导下帮助他擦身。可他却不愿配合,一边操着四川话有气无力地骂着什么,一边作出抗拒的表情。更令陈薇无法理解的是,他竟想把手上的针头拔去,拒绝输液。

陈薇只好不断地安慰着成荣。同时心里觉得这人怎么能这样呢,他不考虑一车人的艰辛付出,特别是看到他贤惠的妻子,一路上都在不停地道谢;吃饭时,她还抢着付钱,让他们吃快餐而自己却只吃便宜的泡面。

一次在替成荣换完药后,陈薇发现他妻子别着脸,躲在一旁悄悄地抹着眼泪。原来她一直都认为丈夫随时可能去世,陈薇便上前安慰。聊天中,她慢慢了解了这个家庭的情况:夫妻俩在外打工,3岁的儿子和16岁的女儿在家由他们的奶奶照顾。作为顶梁柱的成荣这一病,不仅花去全部积蓄,还欠了一大笔债。

听着打在窗上的雨声和发动机的低鸣声,陈薇看着成荣倔强的脸,似乎理解了他的“不懂事”。

5日晚7点,救护车顺利到达了目的地——宜宾一家医院的肿瘤科。在与当地医生、护士交接后,他们没有接受家属们的请吃,立马准备返程。又花了一个昼夜,他们回到了南平。没有吃晚饭,没有洗漱,加上出发前熬的夜班,已经60多个小时未好好休息的陈薇一进家门,就倒在床上睡着了。

事后陈薇很庆幸她有过这么一段经历,这让她觉得自己“有那么一点伟大”。虽然没有任何物质上的回报,但每当想起离别时成荣用他微弱的声音说的那一声“谢谢”时,她觉得就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