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活有学问,健康靠自己

(2013-04-25 08:29:51)
标签:

会员

生活方式

精神

心脑血管病

生活习惯

健康

分类: 经营随笔、医院新闻

生活有学问,健康靠自己

健康长寿是古今中外人们美好的理想。21世纪的今天,已告别古代“人活七十古来稀”的年代,活到一百岁的老人已不稀罕。生命十分宝贵,因为“千金散尽还复来”,可生命一旦丧失却无法“还复来”。生命有数量:50多年前,国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5;到了上世纪末,翻了番,达到了70;现在已经达到了近80岁。生命还有质量:从社会学意义来说是指一个人对社会贡献大小,从生物学意义来说是指人的健康水平,即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

一个人能不能健康长寿,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条件,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自然环境,60%取决于生活方式。因此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远离疾病,益寿延年。

一、养生历史。“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黄帝内经.上古天真篇》 )

养生保健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把顺应自然规律、调摄精神、节制情欲、保养元气、抗御外邪、节制饮食、劳逸适度、生活有一定的规律作为养生的重要原则。提出养生的最高标准是“形与神俱”,即年至百岁仍然形体壮实,精力旺盛,动作不显衰老。

二、现代生活。如今生活好了,社会进步了,医疗条件和高科技水平提高了,党和政府也制定了很多医疗保障政策。为什么还有很多病人?我国每年有约200万人患脑血管病,死亡过半;我国冠心病的死亡率每年增加5%;我国18岁以上人群高脂血症患病率近12%;全国高血压患病率高达18.8%,患病人数约1.6亿;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死亡率每年以8.6%的比例上升。我国每年癌症的发病人数约为200万,死亡140万。呼吸道疾病是我国人口死亡的第三大原因。我国15岁以上男性吸烟率为52.9%,女性为2.4%,吸烟导致相关疾病死亡前三位依次为肺癌、慢阻肺、冠心病,死亡人数年均140万(造成我国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近3000亿元,大大抵消烟草利税收益。)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率最高,是我国老人的主要“杀手”之一。

   这些都是因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高脂肪饮食、盐摄入过多、多吃少动、经常吃腌制食物、吸烟、嗜酒、睡眠不足,心理和精神压力过大,又缺乏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等带来的危害。

三、预防保健。预防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的大量慢性疾病,需要依靠自己去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疾病,使人均预期寿命增加10年。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做到:

(1)         饮食有节。饮食要有节制,合理搭配,五味应该调和。每人每天只吃5克盐,30克油脂。做到:生熟搭配、荤素搭配、味道搭配、粗细搭配。“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2)         戒烟限酒。吸烟对人体百害而无一利,适量饮酒对心脑血管有一定益处。但不宜过量、过量则有害。

(3)         崇尚养心。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平衡,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和嗜欲。精神紧张和情绪压抑均能引起血压升高,血管内分泌和代谢紊乱,从而损伤心、脑、肾和血管。古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君子坦荡可增寿,宽以待人利健康。自足常乐可使人体气血流通,减少疾病的发生。

(4)         运动调养。古人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正是这个道理,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加之电视、电脑的普及,脑力劳动增加,久视久坐,运动锻炼减少,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增加。应积极倡导适当运动,如每天步行、慢跑、练太极拳。

(5)         天人合一。养生与防病应遵循和适应自然界春夏秋冬的季节交替,气候环境,按照“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结合自己的身体状态进行,要起居有时,作息有度。

(6)         积极治疗。即病防变,小病防大,一病防多,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配合治疗调养。

(7)         病愈防复。一些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病和代谢疾病,经过治疗,症状消失了,但不能掉以轻心,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长期观察病情变化,治疗调养,防止复发。(治未病观念)

 

健康面前人人平等,你遵循健康规律,一生平安。健康不能靠高科技,不能靠药物,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心情是宁静,最好的运动是步行。只要我们按照这样的健康方式生活就能减少疾病,健康享受每一天。只要人人身心健康,全社会也就和谐健康了。

最后以现代养生格言来结束我今天的健康讲座:

   先修长寿之心,才做长寿之人。

药补不如神补,身闲可若心闲。

带着欢笑入睡,满怀希望起床。

宽容大度胜良药,恬静愉快是良方。

一天哈哈笑,阎王都是不要。

要想不老,遇事不恼。

不怕身老,就怕心老。

病中乐盈盈,绝路又逢生。

心气常顺,百病自退。

遇事不恼,长生不老。 

学问和健康之外无财富,无知和疾病之外无贫穷。

没有一个朋友能够比得上健康,没有一个敌人能够比得上病魔。

精力是最大的财富,健康是最大的幸福。

 

自我介绍:龚健冰

南平市人民医主任中医师, 退休返聘

南平市人民医院原门诊部主任

中华医学院福建分会会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肝病分会会员

中华针灸学会会员

中华康复学会会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