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搞笑什么是个度
吴剑
2013年3月1日
昨天晚上看电影《悲惨世界》,其艺术效果,演员水平,灵魂震撼,都是一流的,当然没有几个人看,电影没有搞笑只有思考是重要原因。想起来,中国电影《泰囧》大受欢迎,票房新高,我没有看,据说是非常搞笑,持续搞笑,极端搞笑。然这个在国人看好的电影,却在美国受到冷遇。
搞笑已经成为中国艺术、文化的代名词。从春晚的搞笑科学化水平,到电影搞笑市场化程度,搞笑已经成为艺术的追求,市场的标准,成功的目标。搞笑的艺术已经使中国人笑破肚皮,笑得喷饭。继续发展下去,可能就是笑出人命。因为,在中国,不死人就没有人去反思,一死人大家就重视。
中国人就那么缺少快乐吗?中国人的笑就一定需要艺术家们去弄咯吱窝吗?据说,中国古代有一种刑法,就是笑刑。在犯人的脚上涂上盐巴,让养不断去舔犯人脚心,犯人最后狂笑而亡,可见中国人的聪明。那么,中国现代的搞笑艺术,与笑刑有类似的地方。就是嘲笑中国人的弱智,低能,愚蠢,傻样。因为,傻样的人给我们的印象都是乐呵呵的。那么这样看起来,搞笑的艺术,也是对中国人的一种精神惩罚。
西方的艺术,早就分类为喜剧,悲剧,正剧(悲喜剧)等。而艺术家们一致认为,悲剧远比喜剧伟大,震撼,永恒。莎士比亚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悲剧作品,因为他促进我们人类思考终极性的问题,生与死、爱与恨、情与欲。西方的现代艺术,已经把艺术的娱乐功能和教育功能高度统一。所以,中国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感叹,好莱坞是美国最大最好的宣传部。
而我们的艺术,只有娱乐,没了教育。至少是强化娱乐,淡化教育。我不否认艺术的娱乐功能,搞笑其实使人放松,减压,增食,好睡。但是搞笑永远是点心,不是正餐,就是马戏团的小丑一样,调节气氛而已。中国人不仅有屁股,也是有头脑。不仅需要物质,也是需要精神。虽然,中国人的文化程度在系统地提高,大多数人也许更喜欢轻松一些的艺术,但是,艺术品不能一味媚俗,不断沦落。一部分人还是需要精神的,人的一部分头脑也是需要精神的。就是心理减压,放松,压力有效果,树立理想,启发人生,也能够提高人的应对心理压力的能力。
我还是用著名艺术家(语言家)侯宝林的话说(大约意思):“相声是笑的艺术,艺术就要适可而止,恰如其分,宁可不够,不可过头”。搞笑也是这样,需要一个度。物极必反,过犹不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