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到你的幸福支点
《闽北广播电视报》2013年1月17日10版健康生活
回顾2012,是中国也是世界不平凡的一年,值得盘点的话题非常多,幸福,成了这一年的标志性记忆。那么,人怎样才能幸福呢?确实大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热闹。前一些时间,听了华南师范大学迟毓凯博士的讲座,其观念给我启发,并且与大家分享。
我们的生活中,什么人最快乐呢?一是孩子,二是经历苦难者,三是蠢人,四是能人。他们的行为方式或许能够告诉我们什么。我们要向孩子学习,因为孩子自我感觉良好。生活的意义本来就是人为建构的,过分强调目的反到少了许多快乐。自得其乐是一种本领,也是一种能力。对自己的乐趣要珍惜,对别人的乐趣要学习;我们要向强者学习,可以增强自我管理水平,能够正确评价自我。宗教、宠物、人际、工作,这些能够提升人的控制感;我们要向愚者学习,学会难得糊涂,缩小关注范围,适度社会比较。所以,有时候傻人有傻福,阿Q有阿Q的快乐;我们要向苦难学习,建构生活意义。幸福是与环境和谐的关系,没有感觉幸福就是幸福,就是生活在幸福中,就感觉不到幸福。幸福是习惯了的生存状态,好鞋子在脚上没有什么感觉,如果我们感到了,那鞋子一定不舒服。幸福是心流,投入其间,乐在其中。幸福是时间飞逝。快乐一定很快,痛苦一定很慢。幸福需要痛苦地守候,有时候痛苦也是必要的,如恋人思念的痛苦,相聚的幸福。中国人的四福:洞房花烛夜,他乡遇故知,久旱逢甘霖,金榜题名时。都是前苦后甜的表现,都是今天的痛苦是为了明天的快乐。
幸福的人做什么事呢?孩子:做快乐的事!历经苦难者:做有意义的事!能人:做擅长的事!蠢人:执着地做事。因此幸福就是做快乐的、擅长的、意义的事情,并且执着做下去。这样你就能够寻找到你的幸福支点。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