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心理时空
心理时空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2,192
  • 关注人气:48,9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少年的网络欺负特点

(2013-02-20 09:09:35)
标签:

情况

越多

视角

内在

大学男生

健康

分类: 财商课程、文章选要

青少年的网络欺负特点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3220

   网络欺负是由个体或者群体通过电子或者数字媒介实施的任何一种重复地传递敌意或者攻击性信息的行为,旨在对他人造成伤害患者使他人感到不舒服。与传统欺负比较,网络欺负具有:匿名性,难以管理和去抑制性;传播速度快,并且范围广,不受时空限制;非面对面,消除或者减弱了欺负者对于不欺负者的同情等,并且不受力量不平衡性影响;传统欺负中男生比女生更多卷入传统欺负,但是网络欺负性别差异上争议比较大,但是网络欺负和传统欺负之间也是有一定关系,长期的传统欺负经历增加网络欺负发生的可能性。网络欺负的发生率大约为6-60%,网络欺负中的旁观者或者被欺负者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制止或者处理,大约25%被欺负者没有反应。网络欺负者和被欺负者都出现心理问题,如:沮丧,悲伤,抑郁,困扰,内疚,害羞,自我伤害,忧伤,甚至自杀。

   调查显示,网络欺负发生率普遍,旁观者视角下发生率90%,被欺负者视角下为76%,欺负者视角下48%,网络欺负行为是广泛现象,涉及群体很多。在台湾高中生之间威胁骚扰是最常见的网络欺负行为,国内取笑或者嘲笑是最常见的欺负形式,其次是威胁或者骚扰,最后是散播谣言。随着年龄和环境影响,散播谣言的越来越少。网络欺负主要借助于即时信息工具和手机,台湾使用手机少,日本使用手机多,美国使用社交网站如facebok多。

   匿名性是网络欺负的重要特征,并没有完全起到隐藏身份作用,大约有1/3知道网络欺负实施者。这些与媒介有关,聊天室和社交网站一般陌生人比较多。即时信息,手机号码,电子信箱,都有一定的id,陌生人比较少,被欺负者大约可以判断。

   欺负者,被欺负者和旁观者关系复杂,利用网络欺负的匿名性和非面对面的特点,不受制于传统欺负中的力量因素,网络上被欺负者可以通过散步谣言成为欺负者。欺负者和被欺负者在网络上看到许多针对他人或者他人实施的网络欺负,就成为旁观者。网络欺负的视角关系比较复杂,在信息传播中,受到曲解,本来无恶意的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成为攻击性信息。旁观者是数量最多,他们的态度对网络欺负的预防和干预有重要作用,旁观者成为欺负发生的背景,对欺负行为的发生和减少起不可忽视的作用。

   高中生和大学生的网络欺负有性别差异,中专生没有这个差异。与高中女生比较,中专女生遭遇更多网络欺负事件,可能因为在中专学校的氛围中,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占一部分时间,课程作业负担不重,并且面临毕业以后即走向社会,女生对个人内在成长关注比较少,更多关注一些外在因素,比较容易成为网络欺负被欺负者。高中生和大学生,在亚洲文化背景下,自古受到传统儒家文化影响,女生更多关注学业和个人品行,保持在老师和家长眼中的好学生形象。与大学男生比较,中专男生比较少参与网络欺负,并且遭受比较少网络欺负。随着年龄增长,知识水平变化,对网络欺负的理解和判断不同,中专生对网络上的一些语言,行为理解为正常或者开玩笑,没有明显意识到网络上的语言行为的伤害,也没有觉得自己是否有不当的语言行为。

   学习成绩对网络欺负没有影响,这是网络欺负与传统欺负的区别,参与或者涉及网络欺负的学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只是受匿名性的影响,学习成绩影响大大降低。

   时间因素分析,中专生上网时间越长,见到的网络欺负越多,中专生网龄短,见到网络欺负事件随着网龄而变化。高中生,被欺负者和欺负者与周末日平均上网时间有关,高中生周末上网时间长,可能参与一些网络活动,从而受到干扰或者对别人产生一些不恰当的评论或者攻击。大学生被欺负者情况与周末日平均上网时间有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