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心理时空
心理时空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2,192
  • 关注人气:48,9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游下梅村

(2012-11-15 22:03:53)
标签:

感情

本地人

心理

机会

隐士

分类: 个人新闻、我的照片

再游下梅村

吴剑

20121115

   今天上午,农业银行南平市分行人力资源部卢燕带我去武夷山市下梅村。她是我的老乡,江苏省徐州市人。她老公在南平市妇幼保健院做儿科主任,福州市人。他们都是在部队工作过,我很羡慕。因为是老乡,所以特别亲切,她性格也很开朗,我叫她卢姐。

   今天天气阴,都是没有下雨,云雾围绕着青山,很美。农业银行武夷山市支行的驾驶员送我们去了下梅村。下梅村,我是大约5年前去的。下梅村离开武夷山市区大约10公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与过去不同,现在进下梅村,需要购买门票,外地人一个人60元,本地人一个人30元,驾驶员为我们买了门票。随后,一个女导游陪伴我们。流经下梅村的河是梅溪,非常清澈,因为没有污染。过去这里就是万里茶路的开始(过去这里明天有300条船去北方)。穿过村中间的是丹溪,与梅溪成为丁字型。

   下梅村就在丹溪两旁的古代建筑物,基本上是木结构的。溪两旁是长廊,我过去来的时候是夏天,许多老年人在这里拣茶叶,现在没有人了。部分建筑物被毁坏,导游告诉我,去年的洪水,淹没了村庄,到了房屋的一米左右,现在没有完全恢复。因为缺少资金,下梅村日显破败,我心中一丝遗憾,不知道什么时间有机会来保护。

   村中小庙我们就没有去了。我们主要还是来到邹家大院,这是来自江西省丰城市的一个家族,到这里已经30多代了。到下梅村还是一个社会下层,以后因为红茶而发达,成为大户人家。砖雕的门楼,超长的条石,几进的院落就是证明。旁边一间房间就是证明,电视剧《乔家大院》就是描写这段历史的。下梅村就有名,正山小种就有名,这里还介绍了武夷岩茶的方法。

   穿过院落我们向东走去,邹家有4个兄弟,于是从西向东,从北向南,逐步安排老4,老3,老2,老大。老,大,老2家的院长早就卖给别人,所以非常破落。老2家的院子非常气派,是大夫第。门前有旗杆石,落轿石等。据说,邹家最大做到4品。

   院子很大,家人还在。女主人听说我们来自南平市,非常热情(男人是邹荣斌,下梅邹氏度29代传人,“儒雅大夫第,飘香鲤母茶”)。一定要我们坐下来喝茶,因为她女儿邹宗琳是ybc创业者(邹府家茶第三十代少东家,名片这样写的,她的名片上有家菜淘宝地址,家茶博客地址,家茶电子信箱,家茶专线,家茶微博等,现代化痕迹),我说我还是ybc导师,下午还需要回南平市参加ybc项目评审,女主人更加激动。她感谢党委政府,感谢雷春美书记,感谢赵明正书记(团市委),他们都是女儿的导师,并且取得成绩。她的女儿非常优秀,在导师的指导下,成立了武夷岩茶的公司,给武夷岩茶建立了品牌,家庭收入增加了。她指着墙上的许多照片,都是她女儿与名人合影的,女孩子很漂亮,微笑也甜蜜,据说现在很忙。她有3个女孩子,1个男孩子。我们于是坐下来,慢慢品茶。她说,邹家的家训,喝茶不要钱。她拿出最好的茶叶,大红袍,马头岩,肉桂。问我们想喝浓的,还是淡的,我说淡的。味道非常好,她说好的武夷岩茶有一种韵味,回甘,特别是一种韵。我慢慢,细细品。当然,我知道武夷岩茶最好的是正山的,就是武夷景区的附近。她介绍制茶工具,都是手工的。

   我们告别了他们,跟导游继续向后院,也是喝茶,卖茶,很忙。一个年轻女子,也忙着向我们介绍正山小种,她正在加工的产品。她忙向我们打招呼,说明她的茶叶怎么样好,价格怎么样公道。我心理想,这里的茶叶一定比武夷山景区便宜,我大约也知道正山小种的一般价格。我欣然购买了一斤正山小种,卢姐也有几小份馈赠。小院最后,是一个后花园,有武夷山市市花兰花,还有几百年的古树。

   走出邹家大院,看到这里许多房子改造成为小餐厅,这里人的旅游意识加强,并且逐步得到好处。邹家的米糕味道也是不错,就是没有牌子,米糕可以当茶点,喝红茶,武夷岩茶需要茶点。路旁边是一家铁匠铺,男人忙着打农具,红彤彤的铁,锵锵作响的声音,好像久违了。我们经过其他院落,来到村东头的一个古宅,据说有几百年了。这里有一个闺绣楼,比较特别。我们绕了几道弯,来到这里。据说,过去这里的大户人家都有,现在保存好的就这里。全部的砖木结构,木头楼梯,我们向上。来到二层,地上是方砖,顶是圆形吉祥图案,说是天圆地方。闺绣楼外面是阳台和木头栏,卢姐说,那时一定是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每天就在闺绣楼,依栏眺望,希望一个男子,一个心怡多情的男人偶然来到楼下,他们唱情歌……。是啊,外面是青山,稻田,确实美好,如伊甸园,如世外桃源一般。闺绣楼里面是三间房子,大一点点可能是客厅,里面小一点是卧室,旁边再小一点是卫生间,我们这样想,这样说。那时,没有网络,没有电脑,没有报纸,小姐一定很寂寞,只能绣花,看书等。不知道怎么样想象那样的生活,现代人的自由真好,包括生活,工作,爱情的自由。卢姐说,你不是喜欢写文章吗,可以写这里的故事,爱情的故事。导游说,曾经有导演准备来下梅拍电视剧,是一个很好宣传机会,可惜没有资金。

   回到下梅村中间,跨过丹溪,我们到了另外一边。导游说,这里还有一坐老房子,是一个知名隐士的,虽然是隐士,房子不小,五进房子,逐步提高。外面的房子挨着,巷子很窄,大约1米,旁边全部是泥土的,导游说,这个泥土墙不简单,是粘土,小石头,糯米夯成的,非常结实,可以保持几百年。下面是1米的砖墙,可以防水,这样的泥土墙就怕水。我说这些是古人的智慧,相当于混凝土。卢姐喜欢在这里照相,是传统与现代吧。

   最后一道风景就是邹家后花园,说是别墅。没有全部完全就给了别人,说明家道中落了。没有永远的发达,也没有永远的失败啊。花瓶的墙门比较特别,说过去选择媳妇就需要通过这里,如果不能通过,就一定胖,看来过去的人也不喜欢胖。后面的后花园已经废弃,中间的石砌水池还在,就是故人已经不在了。门口,一盘笋末做成的饼,吸引了我们,主人要我们品尝,可惜我们没有时间了。(这里的红心红薯1.5元一斤,不错。)

   千年古村,消失了许多许多,留下了什么什么?我们一小时的结论,那时间又是什么?我们消失了什么,留下了什么?可能只有我的这篇博客了!如果是精彩的博客,可能更长久一些而已,因为是精神的,感情的。许多事情都是这样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