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心理时空
心理时空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2,192
  • 关注人气:48,9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师虐童事件与职业心理测评

(2012-10-29 17:27:39)
标签:

少儿

浙江省

虐待

职业心理

宋体

育儿

分类: 心理卫生、阳光心理

幼师虐童事件与职业心理测评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21029

   浙江省温岭市幼师虐童事件在持续发酵,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心理学角度当然也值得思考。

   与所有的暴力行为一样,当事人的行为是可耻的,当事人也是可怜的。虐童事件,如虐待动物,虐待老人等事件一样,其虐待行为是一种问题行为,其有心理学原因。我过去在北京市开会,说起来李阳的家庭暴力行为,我预见到他也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结果果然正确。这个幼师的虐待行为,其很可能是虐待行为的受害者,至少她可能短期出现心理危机,长期存在人格障碍。

   每个人的行为都有其人格基础,除了偶尔事件,独立事件,这个幼师的虐待行为是长期,一贯行为,人格因素是必须考虑的,而人格的形成与小时候的成长环境有关。如家庭暴力,父母冲突,父母离婚,校园暴力等。一个人小时候被虐待,长大以后,常常表现去虐待别人(包括家人,夫妻,子女,服务对象等),虐待动物,甚至虐待自己。至于虐待什么,即虐待对象的指向性,需要看她的发展情况,偶尔事件。如果长期,稳定的虐待行为,有时候就是一种虐待狂。她可能通过虐待行为,得到一种特殊的快感,甚至类似于性高潮的体验。当一个人受到虐待,而无法反抗时,往往把这样的心理挫折感,指向弱势群体,我们称迁怒,要不然她会疯。

   有潜在虐待倾向的人,看来就不合适做幼师,不合适做老师,甚至不合适做与人关系密切的职业。虐待行为,不仅使当事人名誉扫地,而且严重伤害了受害者的心理发展。这样的人,是需要排除在幼师之外的,因为幼儿是最脆弱的人群。看来,极其重要的是,如何预防类似事件的继续发生,除了职业,法律,管理等措施外,重要的是对幼师继续职业心理评估。许多毕业生在参加单位招聘时,单位常常只看文凭,考试,面试,没有规范的心理评估,这是重大缺陷。孩子的心理成长,与家长,老师分不开。我们无法选择家长,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学校,选择老师。我想,一个心理健康,积极阳光的老师才能给孩子心理健康,这是幼师最基本的要求,甚至超过了文凭,外貌等。目前教师队伍的心理健康状况十分严峻,需要引起社会高度重视,职业心理评估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