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男孩子娘娘腔怎么办?

(2012-10-29 09:29:21)
标签:

中国

宋体

娘娘腔

逆反心理

奶油小生

健康

分类: 心理文章、心理故事

男孩子娘娘腔怎么办?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21029

   x是在父母要求下来心理咨询的,我们一边喝着,一边聊天,慢慢地他就放松了。

   在他放松以后,我们就可以进入话题。先从他喜欢的话题开始。他说有学习困难问题。他说在小学生的时候,学习成绩中上等,现在是中等水平,他想努力学习。看来,他的学习困难不是智商问题,不是动机问题,而是方法问题,他的学习成绩与期望水平有差距,他认为可以得到中上水平。具体是上课问题,还是做作业问题,还是考试问题,是学习的什么环节出现了问题;具体是语文,数学,英语,还是其他课程问题。这些需要进一步分析,解决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就象看病一样,需要检查,诊断,开药等。我教他解决问题的5步骤:明确问题,分析问题,改进措施,选择实施,情况反馈。

   关系稍微融洽以后,我引导到他的主要问题,也是敏感问题。他眉目清秀,目光温柔,语言嗲气,动作细腻(衣服还是中性的),可以立即给人以娘娘腔,奶油小生的感觉。他也是承认这些,并且感到不好,在学校容易因此被同学欺负,甚至说他与某男同学好,是同性恋,他很烦恼。他与同学的关系不好。我进一步询问一些原因,他生活在一个大家庭,家庭女人多,男人基本上在工作或者外出,他生活在女人堆里,母亲说,马上准备装修房子,搬出去小家庭住。当然,与其他孩子差不多,幼儿园,小学大多数也是女老师教育,学校也没有做什么性别教育。另外,他还没有发育,没有进入青春期,所以还没有产生对异性的好感。他也不知道什么是同性恋,自然也没有什么厌恶感。偶尔上网玩,也是与性没有什么关系。班级上,没有什么人谈恋爱,就没有什么影响。针对他这样的情况,我提出一些建议:一是青春教育,性的成长包括基因部分,生物学部分(重点是第二性征),社会学部分;二是性的角色,性角色就是社会对一种性别的人,一种行为表现的期待(也是第三性征)。如男孩子就是长胡子,大声音,好玩耍。就是力量运动,攻击行为。就是男性衣服,男性动作,男性爱好,男性语言,男性理想等。因为,教育及环境问题,中国目前的男孩子女性化倾向越来越明显,甚至导致同性恋的增加,男性的勇敢性,创新性下降。甚至,娘娘腔,奶油小生,伪娘文化增加,这是民族悲剧,个人悲剧。如果一个人的第三性征不足,就会与社会期待出现差距,甚至导致别人不利评价,产生心理矛盾(当然,除了他本人就是同性恋倾向);三是学做男人,一个人在社会上,学习做人,学做男人,学习做男子汉。这些方面,我们的学校,家庭需要加强教育。简单的方法,就是努力模仿男人的行为特征,如大声讲话(他细声细气的讲话),快速走路,挺胸抬头(立如松,行如风,坐如钟),行为力量(不能有兰花指,扭着腰),男人活动(如对抗性体育,篮球赛,足球赛等),男人爱好(军事,兵器,武术等,不是绣十字绣),甚至包括男人毛病(吸烟,喝酒等)。更应该从男人性格上进行培养,如勇敢,力量,担当,甚至一些粗鲁等。伟大理想,胆大不怕,顶天立地,堂堂正正等心理品质;四是应对压力,如果有同学欺负,特别是针对他娘娘腔的情况,一般欺负就不予理睬,严重欺负那就需要维护权利,包括告诉老师,自我保护,当然核心还是自己努力完善自己的形象。(我们必须看到,目前中国的性度教育严重不足。也有女性母亲在家庭的优势单位有关,与男性父亲的形象不足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女性负责孩子教育,男性负责家庭收入,就容易忽视孩子教育,特别是对男孩子的约束性教育,勇敢性教育。另外,婚姻的幸福,感情的火花,也与真正女人和真正男人在一起有关,这些值得那些追求刻骨铭心爱情生活的人借鉴,一个娘娘腔的男人,很难给女人真正的幸福,当然一个没有女人味的女人,难以给男人带来美好体验,所以有女人味的女人,有男子汉味的男人,是受到欢迎的。目前的性别文化整体有趋中的现象,就是中性化,如语言,服装比较明显。这些需要我们的社会正确引导,媒体科学传播。)

   关于逆反心理问题,他有一点点表现,还是不明显。父母认为他不象过去乖,不是很听话。这个问题我主要跟父母沟通,认为他的逆反心理不足,那是心理独立,精神自立,应该鼓励。当然,逆反心理不影响父母爱孩子,孩子爱父母。在这样的基础上,求同存异,超越差异。两代人一定有不同的观念,一般观念慢慢做主,重要决定听取父母,慢慢独立起来,而不依恋下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