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学生羞耻的应对

(2012-07-11 09:14:04)
标签:

宋体

羞耻感

应对

情绪

行为倾向

健康

分类: 财商课程、文章选要

中学生羞耻的应对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2711

   羞耻是作为一种自我意识情绪被提出的,kewis认为羞耻是一系列复杂认知活动的结果,是个体运用内化的标准,规则,目标对情境和整体自我进行评价后产生的消极感受。羞耻与许多心理障碍如焦虑,抑郁,进食障碍显著相关。羞耻也是创伤性记忆。在应对羞耻情绪时,采用的应对方式有些不仅不能使羞耻情绪缓解,反而会引起其他负性感受的增加。人们用于应对羞耻感受方式就是羞耻应对。

   羞耻应对是针对羞耻感这一情绪本身所采取的应对方式,与个体一般的应对方式有区别。Nathanson认为羞耻应对是一种稳定的个人特质,并且根据引起羞耻感情境确定了羞耻应对的4个维度:回避(回避指个体否认自己体验到羞耻感,并尝试让自己体验到中性或积极的情绪,如个体可能通过玩笑等方式阻止自己体验到羞耻感。比其他更加正性的应对方法,个体比较少产生负性情绪感受),攻击自我(攻击自我指个体体验到羞耻感,同时尝试将这种羞耻感内化,被试倾向于对自己发怒或轻视自己,其行为倾向是自我指责,顺从于别人),攻击他人(攻击他人指个体体验到羞耻感,但并不能接受这种情绪,企图使他人同样体验羞耻的情境,个体主要通过令别人也感到羞耻来维持自己的自我形象从而将羞耻感外化),退缩(退缩指个体承认体验到羞耻并试图逃离羞耻情境,个体体验到的情感是消极的,相应的情绪是羞魁,悲伤,害怕和焦虑,行为倾向是试图退缩或使自己藏匿起来以降低羞耻感的暴露)。其他消极应对的方式,不能使自身的羞耻情绪缓解,反而会引起其他负性感受。

   使用工具是儿童抑郁问卷cdi中学生羞耻体验量表msss,分个性羞耻,行为羞耻,身体羞耻,能力羞耻

   结果显示,回避比较不会带来负性情绪体验,个体的羞耻和抑郁症与羞耻应对的攻击自己,攻击他人,退缩3维度关系明显。说明不同的羞耻应对方式产生抑郁情绪是不同的。不同的羞耻应对方式与抑郁关系也是不同。如差异说明退缩可能与攻击自己,攻击他人是不同的。攻击自我和攻击他人是认知与情绪维度的应对方式,如因为自己不够出色而生自己的气,或者认为别人很讨厌。退缩是行为上的应对方式,如从羞耻的情景里离开,让别人不要注意到自己。

   摘自《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