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自杀未遂调查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2年6月26日
自杀是全球严重而复杂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在我国,每年的自杀率23/10万,全年自杀死亡人数28.7万人,是全人群第5位的重要死亡原因。自杀未遂是自杀死亡的高危因素之一。
工具使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世界卫生组织对自杀未遂和意念的定义是主动伤害自己但是未导致死亡的行为,包括决心自杀但未死亡和自杀意念不强而蓄意自伤两个情况。
结果显示,厦门市自杀未遂的发生率为0.55%,1年内自杀未遂发生率0.08%,低于其他地区,如河北省的自杀未遂发生率是0.82%。按照厦门市≥18岁人口2590万计算,那么1年内就有2000人自杀未遂。自杀未遂是自杀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每出现一个自杀死亡者,就可能有10-20个自杀未遂者。如何有效地采取措施降低自杀行为的发生已经成为厦门市精神卫生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厦门市精神卫生中心,厦门市仙岳医院已经2009年成立24小时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帮助有自杀想法的高危人群解决精神卫生问题,尽可能地阻止自杀行为的发生。到2011年底,成功接听19764通心理危机热线电话,并且成功阻止134例来电者的自杀行为。
自杀未遂者精神疾病患病率为44%,患有精神疾病,因精神或心理问题住院和经常性参加赌博可能是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精神疾病是发生自杀行为的重要危险因素,有的患病率甚至达到60-90%。存在精神疾病共病的自杀未遂者,酒精(物质)滥用或者依赖,与其他精神障碍共病是主要的共病方式。酒精(物质)滥用或者依赖和其他精神障碍与自杀行为似乎存在交互作用。过去有的人说未能有效地获得精神卫生服务是发生自杀是危险因素,本研究没有提醒。可能与厦门市的人对精神疾病的认识普遍不足,存在比较强的病耻感,不仅阻碍了一部分有精神或者心理问题的人寻求不足,同时也给另一部分寻求过专业精神或心理卫生服务的人群造成很大的压力。因为当他们出院后,有可能在工作,生活等多方面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这些可能导致他们的病情的反复甚至有危险行为的发生,如自伤,自杀。说明因为精神或者心理问题住院历史的患者在其出院以后,应该及时跟踪随访,不仅需要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建立健康档案,同时还应该普及一般人的精神卫生知识,预防全人群自伤和自杀的发生。40%经常性参加赌博行为的人群都伴随明显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其自杀行为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经常性参与赌博容易导致冲动行为,可能是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
有精神障碍的人群比无精神障碍的人群更倾向于用暴力的手段作为自杀的方式。本研究没有发现这样结果。现在社会,家庭的矛盾纠纷也许是发生自杀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他们都倾向于选择使用比较容易获得的工具,实施自杀行为来解决痛苦(笔者:坠楼是比过去常见的自杀方式,因为楼房越来越多,越来越高)。
摘自《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