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人的春节团圆心理情结

(2012-01-31 10:05:03)
标签:

非洲

团圆

宋体

春节

传统文化

健康

分类: 我看世界、每日一图

中国人的春节团圆心理情结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2131

   网络上报道,外国人都开始研究中国人的春节团圆问题,特别是春运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人口流动。当然我们更应该研究。我自从16岁上大学以后,每年春节都是人口流动大军的一员,体会深刻。

   【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力量是强大的,乃至个体是无法抗拒的。传统文化的力量,如同阿德勒说的集体无意识,成为中国人的本能,一种文化本能。就象非洲大草原上壮观角马迁徙一样,年复一年。积极心理学把中国人归为集体主义情结,西方人归为个人主义情结,这样的性格影响着人的决策行为。就是在国外的中国人也是这样;

   【情感因素】春节团圆是满足中国人的情感需要的重要方式,是重要的心理需要,爱的需要。为了这样的需要,中国人付出了许多代价,交通拥挤,冰天雪地,金钱花费,来回奔波,有时候,几十小时的艰难团圆,就是为了那一刻团聚。每逢佳节倍思亲,如果不能团圆,中国人心理过去孤零零的寂寞感,在他乡的孤独感。回去见父母(正月初一叫父母是特别的),见妻儿,见老乡同学朋友,春节拜年走访,大家吃吃喝喝,一起欣赏春晚,都是情感满足的方式。虽然网络,电话很发达,也是没有见面更幸福。特别是现在,中国人的流动性大了,那些农民工的精神,使人感动流泪;

   【现实压力】许多人,春节前一个月就开始忙过年了。国家放假,单位休息,商店关门,餐厅息业,一个中国人想不团圆都不可能。除了值班,不需要你去工作;除了团圆,不需要你去做事;除了快乐,不需要你去操心。男人女人,老人小孩,好人坏人,大家都是在过年。如果不过年,好像成为另类。当然,衣锦还乡是中国人的情结。另外更多普通人,在外生活非常勤俭节约,回家过年是铺张浪费,为了得到他人肯定。

   【未来变化】当然春节团圆,文化活动的形式也是在变化。吃团圆饭不在家里,而是在酒店;春节不仅是吃喝,而是去旅游休闲,甚至去国外。同时,西方的节日悄悄进入中国,中国人的节日多了。中国人的物质水平提高以后,更多追求春节的精神、文化生活(吃喝的,娱乐的,平时都有了)。许多农民工在城市打工,他们需要在春节看父母,孩子,如果他们的父母不在,孩子进城,回家过春节就少了,包容性的城市成为他们真正的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