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咨询师的伦理意识

(2012-01-04 11:11:43)
标签:

健康

分类: 财商课程、文章选要

心理咨询师的伦理意识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214

   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对从业者的职业伦理有特殊要求,在整个心理咨询和治疗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要时刻保持清晰的伦理意识,明确“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这些年,国内学者对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的伦理意识问题给予关注,从理论研究,包括心理咨询师和准咨询师的伦理态度,发现其伦理意识欠缺和不成熟,有针对性地加强培训和教育,对执业后的伦理行为能够起到比较好的引导和防范作用。

   2007年,中国心理学会制定和颁布的《中国心理卫生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对心理咨询和治疗行业的心理师,培训师,督导师的伦理行为进行了规定,但是没有把接受培训的学员作为适用对象。美国心理咨询协会aca规定准咨询师也是对象。2003年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开设临床心理学伦理课程。

   调查对象是心理咨询与治疗师:平均年龄36岁,男192,女399(女性心理咨询师明显多,下同),未婚151,已婚396(已婚更合适心理咨询),离婚或者丧偶54人,中专88,本科361,研究生152,专业背景医学271,心理学200,其他130人。应用心理系学生,也是女性大大超过男性。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的学员,平均年龄33岁,女性仍然多。

   调查工具包括伦理意识部分:专业能力和情感能力,知情同意和保密,双重关系(性和非性),治疗设置,心理测验的使用。1、专业能力和情感能力:提供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服务;对团体成员未加筛选就做团体咨询和治疗;咨询师告诉来访者自己生他的气了;对患者倾诉自己的压力;因为对来访者愤怒而提高嗓门对其说话;2、知情同意和保密原则:未经其父母同意而接待年幼来访者;在来访者可能自杀或者伤害他人时突破保密原则;接受来访者想要自杀的决定;和朋友不提名字地讨论来访者的事;不向来访者说明保密原则受限的情况(如自杀,杀人);3、双重关系:拥抱来访者;告诉来访者我被那的性魅力所吸引;和以前的来访者发生性关系;与来访者有性接触;与以前的来访者成为生活中的朋友;为自己的朋友咨询;向自己的学生或者被督导者、雇员提供咨询;接受来访者的邀请参加聚会;与来访者一起从事商务活动;接受来访者价值贵重的礼物;接受来访者的服务(如:劳务服务)以替代咨询费;4、治疗设置:因为自己的某些突发事件,更改固定的治疗时间;应邀到来访者的家里做心理咨询和治疗;5、心理测验的使用:不向来访者讲明测验的目的;使用计算机化的测验解释报告;让来访者把问卷带到家做心理测验;不允许来访者拿到测验报告。

   研究显示,心理系学生对:和过去的来访者发生性关系,接受来访者的服务以替代咨询费认为合乎伦理,其实这些都不符合。说明心理学生伦理判断差,都是本科生,单一心理学专业,而咨询师学历和专业多样化。另外心理系学生没有从业经验,其伦理知识是理论学习,说明心理系学生的行业伦理意识教育比较欠缺,没有能够反映中国从业实际及伦理状况进行结合。

   44%的咨询师认同告诉来访者自己他生气了,高与心理学生的22%。咨询师15%认同,因为对来访者愤怒而提高嗓门对其说话,心理学生6%认同,因为专业咨询师作为有实际经验的人,更加懂得在心理咨询和治疗过程中出现负性情感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因此对咨询师负性情绪的直接表达比较认同。过去研究58%咨询师认同告诉来访者自己他生气了,美国是83%认同。这些因为传统中国文化强调对情绪的控制,儒家思想强调小不忍则乱大谋,因此,人们不愿意或者不倾向把自己的情绪,尤其的负性情绪进行直接表达。另外,咨询师职业守则没有规定咨询师情感能力的规定,而在咨询过程中产生的生气情绪若被及时觉察并且与来访者进行有效地探讨,可能对治疗本身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由于文化影响,情绪这个很重要的治疗因素可能被这个的心理咨询师忽视了10%认为不向来访者说明保密例外受限的情况,符合伦理。80%认可在来访者可能自杀或者伤害他人时突破保密原则,保密例外是中国现有伦理守则明确界定的。超过30%的认可和朋友不提名字地讨论来访者的事,在中国从事心理咨询的人员被称为心理师,咨询师,治疗师,师在中国文化中代表老师,长辈,是广泛受到尊重的,“师命不可违”,“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在中国人的观念中,仍然不容易把咨询师与来访者放在同一水平,要求咨询师以一个平等的身份为来访者的信息保密,为让来访者的知情同意的权利而给来访者提供尽可能的信息。

   超过30%的咨询师认可向自己的学生或者被督导者、雇员提供咨询;与以前的来访者成为生活中的朋友。1、中国现在的伦理守则对双重关系没有明确地禁止或者否定,而是有条件地承认其存在。2、在双重关系,尤其是非性的双重关系对来访者的利弊没有明确。3、中国社会是乡土社会,熟人社会,中国文化重视人情和面子的特点,如拒绝给自己的被督导者提供咨询可能会被理解为不给面子,使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相关人员对非性的双重关系的认识和判断越加模糊。

   治疗设置上,50%认可因为自己的某些突发事件,更改固定的治疗时间,伦理守则规定是不得随意中断工作,需要改变要适当安排。随意和适当使这个规定比较模糊,需要对守则进行修改,如对模糊语言进行解释。53-34%认可使用计算机化的测验解释报告,美国是96%认可。美国从业者普遍接受计算机化的测验解释报告,中国人大部分不能接受,与中国人的保守性和谨慎性有关。

   摘自《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顺境与逆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