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吴剑接受《闽北日报》记者卢国华采访-谈学生压力

(2011-11-14 10:44:15)
标签:

少儿

吴剑

中国

闽北日报

宋体

健康

分类: 心理卫生、阳光心理

吴剑接受《闽北日报》记者卢国华采访-谈学生压力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11114

   今天上午,我接受《闽北日报》记者卢国华的采访,他需要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一小时的采访很愉快。

   我首先描述了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就是压力无所不在,中学生是高压力群体(入学阶段、高考阶段、学习成绩优秀人群比较明显)。压力既促进社会发展,也带来社会问题,我们已经进入压力时代。比较了中美学生的压力特点,美国是大学生压力大,因为他们实行宽进严出的管理,所以美国大学来读书风气浓。中国是大学宽进宽出,中学生是严进严出,中学生压力大,大学生很轻松,好舒服。我还谈了中学生的压力来源,主要是环境的,自我的,特别是我们的教育制度,形成制度的压力。压力本身是双刃剑,只有压力长期的,巨大的,超过承受能力的,自己不能应对的,才出现问题。这样的压力才产生危害,如学习影响,人际关系冲突,情绪紊乱,健康影响等。中学生面对压力,问题不少。主要是对压力不能识别,不知道许多问题是压力导致的。另外的问题,就是应对压力的方法太少,与我们的教育有关。

   面对压力,我们的家长,学校,学生应该积极应对,我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方法。他问了如何使学生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就是增加承受能力。家长可以实行适当的挫折教育,不必过分溺爱,过分关照,适当制造缺憾,不满,如饥饿,寒冷,疼痛等(德国法律规定,禁止在学校安装空调)。学校需要加强素质教育,包括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学校有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但是许多学生不意愿心理咨询,因为担心其他学生嘲笑,挖苦,说他们的神经病),需要形成心理健康的氛围,包括校风班风管理。学生自己要把心理素质的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作为人生重要题目去完成。另外,我强调社会制度的改善,也是压力应对的措施。加强社会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改进教育制度,改变功利主义,强调对政府的幸福感和满意度的考核,加强心理卫生工作等。

   他要求我给学生一些建议,我认为中国现在已经进入压力时代,而且是越来越大,我们无法改变社会,我们只能积极适应。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就是适应环境。在未来中国,能够积极应对压力的人,是成功的,幸福的。这些建议对成年人也是适用的。

   我还通报了我参加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并且获得心理卫生先进个人的称号的情况。我还介绍了准备于本月26日召开的南平市心理卫生协会成立大会情况,欢迎他来采访。(据说,武夷茶博会也是同时召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