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班级集体效能与学习倦怠

(2011-10-22 09:42:46)
标签:

少儿

中国

自我效能

班级

宋体

教育

分类: 财商课程、文章选要

班级集体效能与学习倦怠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11022

   自我效能是bandura1977年提出的,证明知觉到的效能在人类学习,行为,动机中的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人类许多目标的达成越来越依赖于群体的合作行为,20世纪80年代提出集体效能,在群体的水平上解释群体和团体的行为。集体效能是对集体能力和信念评估,自我效能是对自我能力和信念判断。集体效能的提出,产生了教师集体效能,组织集体效能,社区集体效能,团队集体效能,政治集体效能等。集体效能与群体行为的关系得到进一步研究。

   在学校有教师群体,学生群体,集体效能与学生群体结合产生学生集体效能。班级是学生达成共同学习或者其他目标的重要场所,学生往往会对班级这个正式集体产生一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为了完成共同目标,班级内部的学生之间必然存在相互作用,形成对班级集体能力的看法。班级自然环境形成的学生集体效能为班级集体效能。班级集体效能是学生对于班级作为一个整体的,能够成功组织和实施某一特定任务所需要的知觉和信念。班级集体效能与学习成绩有正相关。

   集体效能与作为效能存在结构差异,理论基础都是社会认知理论,任务人的内在因素,行为,环境之间存在交叉作用,人的因素起决定性作用,自我效能在行为决定中重要地位。当然因受到环境影响(动机也是自我效能)。研究人员提出社交环境模型,就是平均数,班级成员的行为与模型一致,就容易被同伴接受,否则就是排斥。班级集体效能是班级大多数同学对班级整体能力的看法。教师集体效能通过对教师形成一致的行为预期,共同规范,迫使某些教师在行为上的改变,与大多数教师保持一致。班级集体效能通过这样规范,影响学生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班级集体效能分班级正向联合力,班级负向联合力,优秀成员效能,成员自我效能。

   学习倦怠是freudenberger提出,一般集中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以后发现,非职业领域也存在倦怠,认为学生到学校也是“工作”,因为学生必须上课,完成作业,通过考试,取得成绩。研究发现学生的倦怠水平更高,称学习倦怠。是在学习过程中因为课程压力,课程负担,其他心理因素引起的情绪耗竭,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现象。我国初中生的学习倦怠更加明显,因为我国的大学生教育与国外区别,国外是宽入严出,大学生压力最大,国外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研究重点,我国中学生压力最大,不是大学生,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是初中生,值得关注。毕竟,通过职校,辍学分流以后,高中生已经明确了高考目标,学习倦怠好一些。学习倦怠不仅在个体,在群体也存在差异性,自我效能在群体学习倦怠有影响。班级集体效能作为班级环境,通过班级规范的形成可以在班级层次上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学习倦怠。

   研究工具使用中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包括情绪耗竭,学习的低成就感,师生疏离,生理耗竭。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量表,分学习能力自我效能,学校行为自我效能。中学生班级集体效能量表。

   班级集体效能对学习倦怠的直接作用,可以解释学习倦怠在班级层次的大部分变化。只有多当集体相信自己具有行动的能力和力量时,成员才能做出相应行为。班级集体效能对学业自我效能,情绪耗竭,学习的低成就感,师生疏离的负向关系有调节作用,调节效果达到29-63%。个体知觉受到集体效能主要是个体成员对于群体作为一个整体之能力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不可避免受到群体某些突出成员行为的影响。无论是积极班级,还是消极班级,他们都对班级成员突出相一致的行为期望,而对违背行为期望的学生实施压力,迫使其做出行为改变。学生对大多数人的看法表示顺从。一个对自己整体能力充满自信的班级,会要求班级成员对成功的期望与班级保持一致,进而提高学生对成就的预期。班级正向联合力能够提升学习的成就感,这样班级的正向联合力却削弱学业自我效能和师生疏离之间的关系。现实生活也是这样,一个优秀学生从一般班级转到重点班级,反而产生被老师冷落的感觉,因为自我效能班级高的学生,希望与老师多交流。班级成员的行为越是与班级常模标准一致,就越能够被同伴接受,一个整体氛围和学习能力评价班级消极的班级,班级成员接受的是消极情绪体验,生理上更容易紧张和疲劳,班级负向联合力加强,情绪耗竭,生理耗竭严重。这些削弱了自我效能、情绪耗竭和师生疏离,甚至班级被消极氛围归咎于老师问题,关系进一步恶化。

  学生对班级优秀成员的评价越高,对班级的集体能力越充满自信。班级交往无所不在,中国教育环境中,社会比较突出。学生对优秀成员效能的评价越高,对自己越是一个威胁或者打击。因此,优秀成员效能越高,其他学生的学习成就感越低,师生关系越疏远,生理上越紧张不安。但是,班级环境中,不仅发生社会性比较,还存在观察学习和榜样学习,优秀成员的学习成功示范对其他学生来说是替代经验,但是这样替代经验只对榜样类似的观察者才有效。因此有效成员效能促进与自己比较类似的高学业自我效能学生的学习成就感,但是对他们的情绪耗竭,师生关系,生理耗竭没有影响,这些因为学校主要任务是学习,所以优秀成员效能对其他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有明显影响。学生对自己在班级中的能力和对班级做的贡献评价越高,对自己充满自信,越不容易体验情绪沮丧和无助。

   国外研究发现,学习倦怠在学校之间差异性小2%,中国初中生的学习倦怠在班级差异性大8%,不仅需要在个体层次上探讨影响学习倦怠的因素,也需要从集体层次上考察学习倦怠的因素。对学习倦怠的干预措施,老师习惯于在学生个体层次上干预学生的倦怠水平,忽视在班级环境对学习倦怠的影响。实际上通过改变班级环境,如班级集体效能可以带来学生学习倦怠水平的变化。过去认为,学习倦怠是差生,是干预重点人群。其实,高学业自我效能的学生更值得关注,因为无论是一个班级集体评价比较高还是比较低班级,他们与老师的关系更加疏远,在情绪更容易沮丧无助。

   摘自《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