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污名与社会歧视

(2011-10-20 08:00:20)
标签:

污名

宋体

心理帮助

社会歧视

侮辱性

健康

分类: 财商课程、文章选要

污名与社会歧视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11020

   社会心理学家戈夫曼最早提出污名概念,并且把它作为社会歧视起点,将其归因于偏离社会规范的人,其起源是认定为对身体的憎恨,特征的缺陷和因为种族,国家,宗教等导致的污名。由于个体或者群体具有某种社会不期望或者不名誉的特征,而降低了其在社会中的地位,污名就是社会对这些个体或者群体的贬低性和侮辱性的标签。Corrigan认为受污名化个体拥有(或者被相信拥有)某些属性和特质,而这些属性所传达的社会身份在某些派络中是受贬抑的。污名是由公众污名和自我污名相统一而构成的整体,公众污名是贬化的社会群体对某些特定的受污名群体的不良刻板印象;自我污名是当公众污名产生后伴随出现的自我低评价和自我低效能。

   量表使用,寻找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污名问卷sspph,定义为社会对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个体或者群体的贬低性,侮辱性的标签,它使个体或者群体拥有了某些被贬抑的属性和特质,这些属性或者特质不仅使被污名者产生自我贬损心理,也导致了社会对其歧视和不公正的待遇。量表分29个描述句子,4个维度:对心理帮助需要的自我认识,对耻辱的忍受性,人际开放性,对心理健康专家的信心。

   摘自《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