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逆境商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1年10月11日
大学贫困生是伴随我国经济社会改革而出现的特殊群体,对贫困大学生的成长关怀已经成为教育和社会各界的共识,如从压力的角度,认为他们承受着经济和精神双重压力,心理压力普遍比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心身健康,更容易引起心理问题,造成心理缺陷。从缺陷角度,贫困大学生抑郁缺陷明显高于一般大学生,贫困大学生的心身症状多,人际关系困扰多,自尊低。这些对消极心理关注,未对积极心理关注,从逆境商及成就动机角度研究。
逆境商AQ是保罗.史托兹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是个体对逆境的承受力和应对逆境或失败的能力,由控制,归因,延伸,忍耐组成,称CORE。控制是个体主观感受到的对逆境的控制能力,这种能力越强,越会积极主动去改变逆境;归因是个体所认为的导致逆境的原因以及愿意承担责任,改善后果的情况,分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延伸是对逆境影响范围的评估和觉察,延伸能力越高,越把逆境视为特定事件,能够尽量将逆境的消极影响范围降到最小;忍耐是认识到问题的持久性以及它对个体的影响持续时间。忍耐能力越强,越会认为逆境带给自己的消极影响是比较短的,主观上认为这种逆境影响是比较容易消除的。因为长期应对逆境,与贫困抗争,生活迫使贫困大学生必须早当家,比较高的AQ对贫困生是重要的。
成就动机是一个人在学习和工作主力求取得成功,达到完善状态的心理倾向,成就动机是在具有某种优胜标准的竞争中对成功的关注,成就动机越强的人,对医院和工作更加积极,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强,并且更加善于时间。人的成就动机的形成过程中,在意识上有两个方向彼此相对的心理作用,一是希望成功,就是人们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带来的积极情感(自我满足,自豪)的倾向;二是避免失败,就是人们回避失败和由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羞耻和屈辱)的倾向。成就动机涉及对成功的期望和对失败的担心两个之间的情绪冲突。自信与实际名次和成就动机有关,个体成就动机越高,追求成功的愿望越强烈,对之间各方面的肯定与确认就越多,越自信。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成就动机高于非贫困生。
工具使用逆境商量表,分控制,延伸,忍耐,归因。成就动机量表,分追求成功的动机,避免失败的动机。贫困生的标准是:家庭经济困难程度必须经过当地村委会和民政局证明认定,如单亲家庭,父母下岗等,教育局对申请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进行审核,推荐。
结果显示,贫困生的逆境商更高,追求成功动机和成就动机更强烈,而且更不会避免失败。一方面是因为贫困大学生长期生活在贫困的逆境中生存,与贫困抗争,生活迫使5贫困生比那些不用为经济操心的非贫困生更善于控制逆境,对逆境作出恰当合理归因,愿意承担逆境带来的责任及努力去改善的后果,贫困生有更强的承受逆境和失败的能力,导致逆境商比较高。另外,为了摆脱贫困命运,大多数贫困生把贫困家境作为自己奋斗动力,他们更加理性,希望通过努力来改变生活环境,对成功的追求欲望更强烈,长期处在逆境使他们比其他大学生更不怕失败,所以他们相比其他同学表现更高成就动机。
逆境商和成就动机是贫困生的积极正性心理特征,逆境商总分对追求成功动机,避免失败动机及成就动机总分预测力是非常显著的,说明提高贫困生的逆境商,有助于其更有弹性地面对逆境,积极乐观地接受困难挑战,找出解决方案,激发学习和工作中力求追求成功,达到完善状态的成就动机。另外,贫困不是逆境商的唯一因素,大学生还有其他逆境来源,逆境商与成就动机的关系是普遍现象。
大学生中男生的成就动机高于女生,避免失败动机低于女生,女性避免成功是女性受到性别角色的限制,形成了害怕成功的人格倾向,大学生成就动机受到性别影响,男生注重成功,比较少害怕失败;女生害怕失败,比较少追求成功,成功动机低于男生。增强贫困生的逆境商有助于激发他们的成就动机,继续促进贫困生对逆境的承受力和应对逆境或者失败的能力,提示教育和社会工作者可以从关注贫困生的积极心理途径入手,促进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摘自《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