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与难受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1年10月10日
享受与难受,就是一字之差,结果完全不一样,关键还是取决于心态。
晚上在南平市聚家福吃饭,《福建卫生报》黄民杰记者参加,南平市试金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吴茂炎、王燕陪同。黄记者是福州市人,也是一个文化人,1983年从福建中医学院毕业以后,放弃医生职业,追求文化道路,确实值得佩服。是的,人的快乐就是说别人喜欢的话,做自己喜欢的事,他喜欢文化,样子也很文化。
他是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对书法有一定造诣,虽然在艺术品大行其道的今天,没有得到什么经济效益,但是他得到快乐,享受着艺术人生。他是福州市一个区的书画院成员,有一个文化圈子,现在大城市亚文化圈非常发达,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吧,也是一个归属感。福州市的文化市场不是很发达,不象许多大城市异常发达,水很深,很浑。喜欢艺术品的人,买不起艺术品,买得起艺术品的人,不喜欢艺术品,这就是市场经济的状态。市场经济的力量,能够扭曲一切,包括道德,法律,文化,艺术。他感到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异常,在中国人中产阶级不断增加的今天,按道理,购买几十万的房屋,进行特征装修,购买一些艺术品是很正常的,花费1000元,购买真实的书法作品进行点缀,才能显示一定文化品味,可是,中国却没有形成这样的气候,不过,我还是相信,这个时间不会长远。在经济发展以后,精神需要,文化享受是逐步产生的过程,就象心理咨询一样。我想,许多地方一般的艺术家,需要有这样的信心。他看着酒店墙上的装饰画,感到不能接受,就象有吃了地沟油的感觉。是的,艺术品需要真实,哪怕不是知名的艺术家,真实最重要。否则,不是享受,而是难受。我们的艺术家,需要脚踏实地,耐心细致培养艺术品市场。可能一般的艺术家的作品,开始只能卖200元,随着自己的水平提高,价格就能够提高,随着别人的认识,价值也能够提高。他说,他厌恶匠人形式的所谓艺术家,而是喜欢纯粹精神层次的艺术家,酒店的艺术家就是他们的产品而已。所谓匠人的艺术品,是没有生命力的作品,而是产品而已。没有生命力的东西,虽然看起来很美,但是它是死的。就是美,也是形式,不是内容。艺术品需要生命力,艺术家需要激情,所以,成功的艺术家,大多数不是正常的,既是悲哀,也是幸福。因为,成功就意味着痴迷,因为着癫狂状态。他快乐着,别人却糊涂着。
我们愉快地聊天着,吃饭以后,我们一起去《财富闽北》杂志社,继续喝茶,聊天。他也表现他的书法艺术,留下墨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