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社会支持与情侣依恋

(2011-09-16 10:21:36)
标签:

健康

分类: 财商课程、文章选要

社会支持与情侣依恋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1916

依恋是人们相互接近而又彼此依附的一种特殊情感关系。依恋包括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情侣依恋可以有4个类型:安全型(低回避,低焦虑),矛盾型(低回避,高焦虑),害怕型(高回避,高焦虑),回避型(高回避,低焦虑)。安全依恋型个体有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自我价值观,在交往中也比较自信,信赖情侣,利他和意愿得到情侣帮助。他们会更多地对当前的情侣关系表示满意,在情侣关系中表现出更高的亲密度,有更多的期待,有更好的适应策略,情侣关系的保持时间更长,人际关系也更稳定。非安全依恋型的个体则在自我认同或情侣交往中存在缺陷,更容易为了对方情绪失控,比较难运用适应性的行为去处理感情方面的问题。依恋的不安全程度与情侣之间缺乏互动有关,不同依恋类型的个体在冲突行为上有差异,依恋回避类型和依恋焦虑类型的都有社交焦虑障碍,并且与抑郁存在正相关,容易出现抑郁症状。

成人依恋与主观幸福感有关,情侣依恋与社会支持密切有关,支持越多,依恋焦虑的水平越低。社会支持能够调节依恋对个体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影响程度。探讨成人依恋与消极因素(抑郁,冲突,社交困难)和积极因素(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十分必要。

工具为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分依恋焦虑,依恋回避。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社会支持量。结果显示,男生比女生在依恋回避上更高,这可能来源于东方文化的男子汉和弱女子的形象,东方文化崇尚男权,男人是国家的栋梁,是一家之主。情侣关系中,男性往往是充当保护者的角色。中国男性为了树立男子汉形象,一般不会轻易的表现软弱的一面。因为过多的亲近异性就是很典型的弱者行为,所以,去情侣亲密关系中,男性会更多出现“依恋回避”的现象。社会支持包括实际的客观社会支持和领悟的主观社会支持。研究显示,女生获得的主观社会支持比男生多,说明虽然香港是一个西化的东方城市,但是香港人的价值观还是更多保持了传统东方文化的特点,在东方文化,社会对女性提供的支持和帮助比较多,因此,在主观方面,女性也比较容易感受到社会支持。

依恋焦虑与自我模型对应,具有消极自我模型的个体,认为自己不值得别人去关心和爱护,在情侣依恋中总担心自己被依恋对象拒绝和抛弃。主观上对情侣支持的期望和评价比较低,容易唤起消极的情感。研究发现高焦虑个体有低社会支持和低生活满意度是合理的。

依恋回避与他人模型对应,高依恋回避者会形成消极的他人模型,认为对方是不可靠的,不安全的,害怕对方给自己造成伤害。因此,高依恋回避个体在社交主采取的是回避他人的自我防御机制。回避型个体在遇到问题时很少寻求依恋对象的帮助。依恋回避个体与依恋对象情感上保持着距离及缺乏信任,容易导致情侣之间发生冲突,误解等不和谐情况。因此,依恋回避与社会支持有负相关是合理的。生活满意度代表了个体对其生活满意程度的判断,属于主观幸福感的认知范畴,生活满意度高代表个体处于积极的状态,而依恋回避反映个体消极的方面,因此依恋回避与生活满意度有负相关也是合理的。

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分别对生活满意度的预测效应相近。依恋回避对社会支持的预测显著大于依恋焦虑对社会支持的预测。依恋焦虑的典型特征是:对恋人情感效应的主观认识缺乏,具有一种强烈的,不满意的又想与对方亲近的愿望。依恋焦虑个体可能并不缺乏客观社会支持,但是主观社会支持匮乏。依恋回避的典型特征是缺乏信任,喜欢跟对方保持情感上的距离。所以,依恋回避个体由于采取逃避策略,不但缺少客观社会支持,而且对社会支持的评价,期望和利用度都比较低。这样的双重缺失导致了,与依恋焦虑个体相比,依恋回避个体知觉到社会支持程度更低。因此,虽然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个体都通过社会支持间接预测生活满意度,但是与依恋焦虑相比,在依恋回避中的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也应比较为大,就是说这种依恋回避对社会支持的消极预测反映到其生活满意度水平上的程度也更大。

 摘自《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