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虐待经历与睡眠关系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1年9月13日
儿童青少年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良好的睡眠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学习和生活都是有很重要作用,资料显示,我国有14%-41%的儿童成长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睡眠被剥夺或者白天嗜睡会导致孩子出现行为问题,学习成绩差,情绪紊乱等。儿童虐待是儿童期遭受父母、监护人孩子其他年长者的伤害行为,在儿童中发生率达到31%,行为对儿童的健康、生存,成长,发育,自尊心,情绪等方面造成实际或者潜在的危害。研究显示儿童虐待与睡眠问题有关。
工具使用儿童受虐量表,包括躯体虐待,语言虐待,性虐待3类。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儿童抑郁自评量表dsrsc。
结果显示,虐待在儿童中发生率比较高,欧洲和美国达到14-40%,中国过去研究为40%,本研究稍高,以语言虐待为主,21%涉性虐待(发生率9%),比较低。大约有一半的小学生同时遭受≥2种虐待方式,研究显示虐待中男生多于女生,也重于女生。原因是药物男生生性好动,调皮,容易惹父母生气,女生比较温顺。语言虐待,性虐待没有性别差异。研究显示,小学生有26%存在睡眠障碍,研究发现有睡眠障碍的小学生日间功能比较差,睡眠问题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和学习效率。研究显示,小学生的抑郁症状发生率达到23%,并且有抑郁症状的小学生睡眠障碍发生率是35%,有抑郁症状的小学生的入睡时间,睡眠效率显著差于没有抑郁症状者,抑郁与儿童睡眠质量显著相关,可能是睡眠障碍和抑郁的发生都是伴随大脑5-羟色胺的下降。
儿童虐待对儿童的成长带来严重危害,与儿童抑郁和睡眠障碍明显相关。儿童虐待导致近期和远期的行为,情感,认知障碍,有性虐待经历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症状。虐待作为应激反应,导致神经-内分泌功能持续紊乱,导致抑郁。有虐待史的儿童多抑郁情绪,躯体虐待和语言虐待明显。小学生了解性知识比较少,对性格虐待缺少认识。50%的小学生家长与孩子交流过性知识,2%的家长给患者看过预防儿童性侵犯的知识材料,需要学校,家长应对小学生开展足够的性知识教育,提高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
儿童虐待是抑郁症患者出现焦虑和抑郁的危险因素,焦虑症状越重,更容易出现睡眠障碍。受到虐待的儿童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差于健康儿童,说明虐待对儿童的睡眠影响。躯体、语言虐待越严重,睡眠治疗越差,入睡时间越长。不管怎么样,身体,语言,性虐待,对儿童的身体和心灵都是伤害,儿童的情感比较敏感,应激的接受力,承受力比较小,儿童虐待容易诱发情绪强烈波动,产生抑郁症状,抑郁和焦虑共患率达到44-91%,虐待这个创伤可能通过导致受虐儿童抑郁,焦虑情绪的产生,大脑功能,结构的改变影响儿童睡眠质量。儿童虐待对小学生的身效都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可能导致儿童学习效率低下,甚至厌学,悲观等后果。Portgijs认为12岁前的虐待经历对儿童的心身发育更具有重要影响,需要高度重视,采取防范措施:对小学生的父母讲解儿童健康成长知识,让父母多关心儿童身效健康,减少对儿童虐待,尤其不要忽视语言虐待对孩子伤害,学会良好的亲子沟通技巧,改善儿童的睡眠和情绪状况,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摘自《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