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宁可冒点风险也要尽力尽为”
南平市人民医院副院长
吴剑 353000
2011年9月5日
温总理看望王忠诚院士说:我记得您说过一句话,就是不可医治这句话,医生不能随便讲这个话,宁可冒点风险也要尽力尽为。王忠诚也表示,的确能给病人一点安慰这也是医生的一个本分。是的,这确实是医生的本分。那医生如何看待风险呢?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安全。从哲学上、理论上认为,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安全。绝对的安全,只是医生和患者的美好愿望。从患者的生命安全角度看,任何疾病都是有死亡的风险存在,哪怕是最简单的感冒,因为我们知道世界上,人是最复杂的,疾病也是最复杂的。从医生的职业安全角度看,世界上没有一个职业是绝对安全的,职业的基本要求就是需要加强安全管理,就是办公室的秘书这样一个轻松工作也存在法律风险,何况是医疗工作这个充满风险的职业。追求绝对安全的愿望,需要化成为积极追求安全的行为,正确应对安全的态度,才是比较理性、科学的理念。
医生积极加强风险管理。道理大家都懂,疾病还是与看。作为老百姓生命的守护者,不能在风险面前裹足不前,推诿患者,把死亡的风险留给了患者,把职业的安全留给了自己。也就是说,医生的每一次职业行为多少都有一定的冒险性,核心是医生如何把这样的风险管理在最低水平。一是医生需要有强烈的安全意识,不能淡薄,不能松懈,因为医生是与人的生命打交道,医疗风险对大多数患者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但是对一个具体的患者来说,那是100%的危险,事实上,许多医患纠纷是因为医生的责任心不足引起的;二是医生需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这些规范是以无数人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教训,医生不能重蹈覆辙。再说,执行这些规范,也是最好的职业风险管理;三是医生需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知识丰富了,经验增加了,技术提高了,操作熟练了,风险自然就降低了,看医生最怕那些牛皮哄哄,水平很差的,忽悠了患者生命,忽悠了自己职业。
医生患者共担医疗风险。意识提高,规范工作,技术进步,仍然不能完全摆脱医疗风险,这是科学的态度,医生就需要与患者共担风险。新一期《读者》上的文章说:中国最不能相信的话之一,医生说我们尽力了,可谓一语道破。医生可能尽力了,可是尽心了吗?当医生面对不治疗,患者一定会死亡,治疗了或许还有生存的机会,当然患者也有死亡的可能,当面对患者的生死抉择,而生存的愿望是如此强烈,医生将心比心了吗?医生就简单地、冷漠地,可能以患者的生命死亡,换取自己的职业安全。可以说,如果那样做,作为职业医师是无懈可击,但是作为人就有问题了。这时候,沟通比什么都重要。医生可以很全面地,很客观地(不能夸大),又很通俗地告诉患者可能存在的风险,然后医生准备采取的风险管理的措施,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最后尊重患者的选择。如果患者选择了医生,那应该是医生的荣幸,然后可以握着患者的手:让我们一起面对风险吧!我会尽力尽为的。这就形成了医患共识,患者给医生信任,医生给患者力量,医患给社会和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