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向性格的人对职业满意度高
--组织承诺对工作倦怠的影响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1年7月23日
工作倦怠是freuden-berger首先提出,也称职业倦怠,是一种出现在正常人身上的,持续的,负性的与工作相关的状态,主要特征为衰竭,以及逐渐出现与工作中的非建设性的态度和行为。工作倦怠分个核心成分:情感衰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工作倦怠对个人的心身状况和个体所在组织产生消极影响,产生焦虑,压抑,慢性疲劳,工作效率下降,离职意向高。人格是个体在其成长环境中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倾向的总和,决定人们行为之间的差异性,并会影响个体工作倦怠感,组织认同和忠诚度等。组织承诺是becker提出,承诺是由单方投入产生的维持“活动一致性”的倾向。老师的组织承诺就是老师对学校组织的认同和投入程度,与老师的工作态度,工作表现和去留学倾向关系密切,并且能够影响学校组织的效益和效能。应激资源守恒理论cor认为,人们拥有一些有价值的资源,这些资源是人们希望得到保护和保存的。当个体在工作中长期经历不断的失去资源时间,工作倦怠的状态就可能产生。作为对学校组织的认同和投入的程度的组织承诺很可能是联系人格特征和工作倦怠的中介变量。精神质和神经质能够负向预测个体的组织认同水平,组织承诺对工作倦怠有负向预测作用。
工具包括教师工作倦怠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组织承诺问卷ocq:价值承诺,努力承诺,留职承诺。结果显示,外向明显的负向预测工作倦怠,神经质和精神质正向预测工作倦怠。说明人格特征预测工作倦怠,并且比应激预测能力更强。外向性格的人乐观,善于从积极角度评估问题,会使用问题解决的应对方式。神经质对去人性化有正向预测作用,外倾性对情绪耗竭,去人性化,成就感下降有负向预测作用。
外倾性显著正向预测组织承诺,神经质和精神质负向预测组织承诺。神经质和精神质能够负向预测个体的组织认同水平。艾森克理论认为,具有比较高的外倾性的老师,乐观开朗,关心他人,乐于与他人交往,容易获得领导和同事认同,形成与组织的心理联结的可能性更大,因此组织承诺水平比较高。组织承诺对工作倦怠有负向预测作用,高组织承诺老师对学习和工作认同比较高,意愿继续留在学校努力工作,因此工作倦怠水平比较低。组织承诺对工作倦怠的影响重要,这些对减轻老师工作倦怠重要。通过设置具体有效目标增强努力承诺,建立合理薪酬体系增强留职承诺,营造民主和谐学校文化增强价值承诺,从而提高老师的组织承诺水平,减轻工作倦怠。
摘自《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