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童的希望心理培养

(2011-07-01 10:41:18)
标签:

健康

分类: 财商课程、文章选要

儿童的希望心理培养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171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理论家投入巨大的精力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与优势,如生活满意度、自我效能感、自控、心理弹性、移情、感恩、幽默、宽恕、乐观与希望,希望作为一种重要的积极心理特质受到广泛的关注。在心理调整方面,研究发现希望与积极情感、自我价值感正相关,与抑郁、倦怠感、一般的消极情绪负相关。希望与心理健康、学习成绩、运动表现正相关。希望的经典定义(snyder),希望由对目标进行评价或思考的两个相对独立的方式组成,动力思维和路径思维。动力思维是启动个体行动并且支持个体朝向目标持续沿着既定的路径迈进的动机和信念系统。路径思维是一系列有效地达到个人所渴望的目标的方法,策略,计划与组织的认知操作。

   工具使用儿童希望量表chs,包括3个动力思维,3个路径思维。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情感量表。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自尊量表ses。学业自我概念量表,mscs,包括学业,情感,能力,家庭,身体,社会。

   问题希望量表:1、我认为我做得不错;2、我能够想出很多方式来应对生活中对我来说非常重要的事情;3、我和同龄的孩子们做得一样棒;4、当我遇到困境,我可以通过很多种方式来解决;5、我认为我过去做过的事情将对我的未来有帮助;6、就算别人想要放弃,我也知道自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奇数是动力思维,偶数是路径思维。从不=1,到总是=6。得总分。

   摘自《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