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家庭教育(二)
(2010-12-16 08:58:32)
标签:
少儿南平市gb2312批评宋体教育 |
分类: 朋友佳作、作品共享 |
现代家庭教育(字幕)
--南平市教育台健康大讲堂课程之四
建阳市中等技术学校
2010年12月15日
第二部分:如何做好家庭教育中的批评艺术
您正在或曾经为下列情况烦恼吗?
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另一半的问题,是孩子出了问题,还是家长出了问题。家长人格决定了孩子的教育结果:
一是和善、亲切、民主的家长教育出的孩子性格稳定,待人态度好,学习积极进取。
二是严厉、专制、粗暴的家长教育出的孩子情绪紧张,感情冷淡,行动带动攻击性。
三是冷漠、放任、自私的家长教育出的孩子行动赖散,言行放任,人际关系冷漠。
好家长热情开朗,精神饱满,耐心细致,沉着冷静,温和宽厚,心地善良等特征就能与孩子友好相处,就能对孩子的细微变化和点滴进步成长予以关心,对孩子心灵深处的喜悦和烦恼、欢乐与忧愁、肯定与疑惑、宽慰与愤怒进行勾通,和孩子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生命因成长而喜悦!
反之,有些家长,抑郁抓僻、粗暴、淡漠、喜怒无常、交往性差等,对孩子的教育环境及为不利,也给孩子的心灵造成巨大的创伤。家长要常自我反省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在家庭中克服不良因素对孩子的心理影响。
人们往往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具体做法上更存在着误区。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吗?许多文章提倡对孩子的成长应采用表扬的方式,拇指教育,我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才是不变的法则,孩子的性格和当时的情绪决定了教育方式的有效性。
瞒目自信、目空一切要警示,犹豫不决、悲观失望要鼓励,挑战自我、勇于开拓要表扬,明知故犯、推脱责仼要惩戒。
人生百味,酸甜苦辣既可以是滋养生长的养料,也可能是腐蚀灵魂的鸦片,为人父母都应该陪着孩子一起细细慢慢地品味。
一是成长时期的孩子,判断是非能力有限, 常常意识不到自己所犯的错误, 这时候是需要家长们的提醒和引导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成龙成凤。但往往教育观念陈旧, 所表现的方式方法出现问题, 从而背离了批评教育的目的, 导致了孩子身心健康受到伤害。
二是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这是多少家长用于教育子女的法宝,对子女的错误, 轻则骂, 重则打。其美名为“棍棒之下出孝子” 更有甚者, 为自己的简单粗暴行为找托词“刀子嘴, 豆腐心”,“打是亲, 骂是爱”,“ 不打不骂没人爱”。从而,走入了教育误区。
3、家和万事兴,家庭教育应是情感教育, 亲子教育, 父母应该先提升自己的情商EQ, 懂的换位思考, 在教育工作中, 与时俱进, 没有家长的成长, 就没有子女的发展。父母好好学习,儿女才能天天向上。
时代的进步赋予我们的下一代在思想观念, 生活方式中包括语言, 行为等方面都和我们有所不同, 个性彰显, 如广告语“我的地盘我做主” 强调自我, 性格表现突出, 如果做父母的不了解时代赋予孩子的特性, 没有和孩子交流沟通, 在家庭中营建宽松和谐的环境, 那么对孩子教育就会出现问题。(案例简介:闽北某市一女, 15岁, 初中学生, 家庭经济宽裕。在家中因被父亲责骂用头猛撞墙, 造成昏迷, 送医院救治。经调查: 该女生性格孤僻, 内向清高, 因学习成绩极速下滑, 又和同学吵架, 老师家访, 父亲听后勃然大怒,对孩子破口大骂,从而伤害了孩子的自尊。造成了无法弥补的过失。原因分析,家庭中父母不和, 经常吵架, 其因是父亲有婚外情. 家丑令女孩内心痛苦, 羞愧, 焦虑, 恐慌。情绪低落, 行动缓慢, 目光迟滞。母亲的吵闹,父亲的背离。无情地打碎了孩子心中的偶像, 家庭失去了温暖, 失去了爱以及女孩的自身性格产生抑郁,导致了事件的发生。解决方法:先解决心情, 再解决事情。一是引导她正确认识社会, 家庭和自己;二是理解, 关爱, 尊重的态度去打开她的心门, 耐心地听她倾诉, 释放压抑情绪;三是改变生活环境;四是帮助她重新树立信心, 鼓励带动她参加一些社会活动. 感受家庭以外的生活。)
批评需要因人因情境而异
不同气质类型的孩子受到批评的反应是不同的。多血质的孩子易于接受批评,但是忘得也快。对这类孩子应该开门见山,但应注意保护其自尊心和积极性;胆汁质的孩子容易冲动,会不服气,并且置疑公平,对这类孩子不能采取高压政策,需要等待其平静,态度要温和;粘液质的孩子需要一段时间消化批评,一旦明白,则不会再犯错误,对待这类孩子需要有耐心,等待其想通;抑郁质的孩子因其有逃避的特点,展示的机会不多,因此受批评的几率比较少,需要鼓励为主。
批评比表扬更复杂,对孩子的心理影响更大,要特别慎重,注意方式方法,根据孩子的气质、性格、思想水平和心理状态以及所犯错误的程度,可以分别釆取不同方式。
什么是批评?
一是批评就是指看到, 听到孩子犯错误时,对它所犯得错,进行帮助教育,让它知道错误所在,并能够得以改正。批评, 既要“批”,又要 “评”。只批不评使孩子不知自己到底错在哪里。只评不批使孩子不知谁错了。
二是“批” 应有具体明确的指向, 针对某一具体行为. 以事论事,点到为止。不必东拉西扯, 喋喋不休.。切忌用尖酸刻薄的语气, 让它感觉自己一无是处。.这样反倒让效果适得其反。“评”应该是以理服人。也就是;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用爱---耐心的引导,用自己的行为去感化,帮助孩子, 让孩子自己知道错了, 该如何改正。
三是“批评” 这个词汇应是善意的, 其目的是让被批评者接受并改正.。所以批评者要有良好的心态, 较高的素质修养,语言与行为的选择要慎之又慎, 反之不当的批评就变成了--批斗。
一是以表扬的方式批评。表扬--尊重的批评。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称赞会引起愉快的情感体验,愉快的情绪易使人的理智占上风,能够理解和接受正确的道理。赞美容易满足人皆有之的自尊心,寓批评于表扬之中,无异于在苦口的“良药”之外包上了一层糖衣,从而使孩子容易接受批评。(故事∶“四块糖”陶行知先生有一天发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的同学,他当即制止了,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办公室。放学时陶先生来到校长室,发现王友已等在门口。陶先生立即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我却迟到了。”王友带着怀疑的眼神接过糖果。陶先生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在他手里:“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接着陶先生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进王友手里:“我调查过了,你砸他们,是因为他们欺负女学生。这说明你很正直,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王友哭了:“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我的同学呀……”陶先生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给王友:“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我的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
二是以幽默的方式批评。幽默--睿智的批评
三是以鼓励的方式批评。鼓励--关怀的批评
孩子最突出的特点是自尊心强,爱面子,因此可以不从正面提出批评,而是从侧面绕一绕,巧妙地给予鼓励和提醒,即在批评中予于鼓励和鞭策,在鼓励中饱含信任和期望,在信任中维护其自信和勇气,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又不丧失自尊,从而起到预期的批评效果。(故事:“气球是如何上天”有一个卖气球的老人,拿着—把五颜六色的气球,每当生意不好的时候,他就放出一只艳丽的气球。于是招来了一大批踊跃的购买者。老人在一阵忙碌之后,又放出一只黑色的气球。忽然一个黑人小男孩好奇地问:“老爷爷,怎么黑色气球也能飞上天呀?”老人慈爱地摸着小男孩的头说:“孩子,气球飞上天,跟颜色是红是黑没有关系,要紧的是它肚子里有一口气呀!”)
四是以激励的方式批评。激励--塑造的批评
根据孩子好强的心理特征,用“激将法”教育。告诉孩子怎样去做,指明孩子的发展方向。不要只是禁止孩子不许做什么。(故事∶“打好手中的牌”艾森豪威尔是美国第34任总统。他年轻的时候,经常和家人一起玩纸牌游戏。一天晚饭后,他和往常一样,又一次和家人一起打牌。谁知,这一次,他的运气特别差,每次抓到的都是很差的牌。开始他只是有些抱怨,到后来,他实在也忍不住了,便发起了少爷脾气。他母亲看不下去,便正色说道:“既然要打牌,你就必须用手中的牌打下去,不管你的牌是好是坏。好运气是不可能都让你碰上的!”艾森豪威尔还是不理解,依然感到气愤。这时,他的母亲又说:“人生就和这打牌一样,发牌的是上帝,不管你手上的牌是好是坏,你都必须拿着,你都必须面对,你能做的,就是让浮躁的心理平静下来,然后认真对待,把自己的牌打好,做最好的发挥,力争达到最好的效果,这样打牌、这样对待人生才有意义!”艾森豪威尔觉得母亲的话有道理,便一直牢记着母亲的这番话,用母亲的话激励自己的人生,不再一味地抱怨生活,而是以一种平静加进取的心态,以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去善待人生中的每一次机遇,去迎接生命中的每一次挑战,勇敢地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和不幸,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做好人生的每一件事……就这样,他从一个普通的平民,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从而成为中校、盟军统帅,最终走进了美国的总统府,成了美国历史上的第34任总统。)
五是以自我反省式批评。反省--坦诚的批评
批评孩子时,先从自身谈起,说说自己年轻时曾经犯过的类似错误。及造成的后果,如今都在追悔中。其一可以消除孩子的不安和悔恨,其二给孩子带来认同感,缩短亲子间的心理距离,营造坦诚相见的氛围,让孩子轻松接受批评。
六是以建议方式的批评。建议--诚恳的批评
面对认识和判断能力较强,性格倔犟又易激动的孩子,切忌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去训斥和指责,因为这是他们最反感的。应该以诚恳、平和的态度,热情的关怀去帮助和引导,适时地并用适当的语言指出其不足之处,言语要饱含深情,态度要蕴藏期望,表情要充满关心,心平气和地商讨不良行为的后果以及纠正的办法,使他感到家长的诚恳批评是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从而接受批评进而改正错误。另外∶孩子有些“错误”有时是成年人的成见,其实说不定这些错误中蕴含着创新思维,是一种智慧的火花,不经意被家长一通训斥,扼杀了孩子的天赋,及可能造成祖国未来一颗耀眼的星星被埋葬。
七是以沉默方式的批评。沉默--无声的批评
无声的批评在沉默中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有意识地沉默也是一种有效的批评方法。让孩子由家长沉默的气氛中感受到父母的情绪,实施这种无声的批评,首先要创造一种紧张、严肃的气氛。表情要严肃,态度要冷漠,让孩子在沉静、严肃的气氛中感觉到父母的不满和责备,产生一种心理压力,“此时无声胜有声”。
八是以写书信方式批评。书信--温馨的批评
对于不善言词或害怕面对家长的孩子。书信方式的批评有着良好的心理效应, 孩子感受到被重视和关心。历史上有许多的名人在书信中与孩子交流, 探讨人生价值, 生活意义, 道德准则, 艺术修养等等, 成为了孩子的良师益友。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的《傅雷家书》就是一部教子的优秀作品。
总之,家庭教育要存对心,说对话,做对事。
1、家长要存对心——爱心、细心、耐心、用心、恒心
2、家长要说对话——孩子喜欢听的话,孩子需要的话。
3、家长要做对事——要言传更要身教,做事让孩子感动。
4、切记,做为家长对子女的批评方式要循序渐进,让孩子逐步的接受。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的对象是人。人、特别是青少年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发展性、个体总是在不断与外部环境的适应过程中调整、改变着自已的內部结构(物质的、精神的),个体对外部世界的这种适应性就是人的发展、变化的根源,对不同的人的教育、同一个人不同时期的教育要采用不同旳方式。
家庭教育有规律,但没有僵化了的教条,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没有、也永远不可能有唯一的标准。
只有将爱心和实践相结合,家庭教育才能与时俱进!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