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人更幸福
(2010-11-12 16:57:19)
标签:
中国主观幸福感宋体身体健康积极情绪健康 |
分类: 心理卫生、阳光心理 |
健康的人更幸福
南平市人民医院 心理咨询师 吴剑 353000
2010年11月12日
积极心理学认为,一般情况下,身体健康的人体验到更多的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通过影响人的免疫系统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一个主观幸福感强的人,免疫系统工作更加有效,身体更加健康。研究显示,乐观主义者的寿命平均比悲观主义者长19%,说明乐观主义的情绪体验延长了个体的生命时间。积极情绪体验的、幸福的人,身体功能状况明显好于那些不具积极情绪体验的、不幸福的人,幸福的人65岁以后的寿命时间几乎是不幸福的人的1倍。良好的身体健康状况有助个体体验到更多的幸福感。
但是健康状况的标准也是重要的,健康是主观评价(根据自己的体验对自己做出的评价)?还是客观的评价(由专业人员根据身体健康的科学标准做出的评价)为标准?因为一个人主观感觉很健康,也许医生认为是一个健康状况很差的人;另外一个人自己感觉身体健康状况不好的人,却可能被医生定义为一个身体健康的人。研究显示,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的主观评价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有紧密的关系。对一个人来说,对身体健康状况的主观评价主要依赖一个人的人格特质和平时应对问题的策略,而不是依赖身体的真实状况,除了严重身体健康疾病之外。如生活上比较敏感的人,对自己身体的小毛病也是大惊小怪,有事没事就去医院检查。另外一些人总认为自己身体没事,就是单位安排体检也是不愿意去,平时有了不舒服就根据经验随便吃药。不仅身体健康有助于体验更多主观幸福感,人们日常生活的运动和锻炼,也有助于增进主观幸福感。研究显示,10分钟的散步,可以保持2小时的精力充沛。锻炼身体1小时,普遍感到紧张、烦恼、抑郁、愤怒和疲劳感就减轻和消失。如果能够经常锻炼身体,每周4次,持续10周,人就产生更多持久的积极心理状况。我们平时体验,开始锻炼身体时,也许纯粹是为了使自己身体健康,坚持一些时间以后,锻炼身体的目的就开始转变成为乐趣和享受。锻炼身体常常使人愉快,因为身体释放更多内啡肽,可以产生愉快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