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员工心理情绪调节十四法

(2010-11-12 15:31:30)
标签:

少儿

宋体

甜柠檬心理

精神障碍

挫折承受力

健康

分类: 财商课程、文章选要

员工心理情绪调节十四法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01112

   富士康公司先后发生10多起员工自杀事件。震惊全国。导致这些员工自杀的原因比较复杂,内因看,自杀者全部是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很少吃苦,没干农活,挫折承受力比较差。自杀者不能排除遗传或者精神障碍。外因看,社会竞争激烈,贫富差距很大,无力改变现状,内心难免失衡;管理过分严厉,人文关怀不足,员工缺少自由;工作和生活区人员过密,心情郁闷烦躁;缺少社会支持,导致抑郁自杀。

   对新员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员工心理资本:一是招聘员工时增加心理健康监测,排除有明显精神障碍的求职者;二是做好入职培训,除了学习技术,规章制度,还要通过心理培训使新员工适应集体生活,学会与人交往,建立人际网络;同时鼓励老员工对新员工传帮带,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和对工作的热爱;三是加强心理疏导,技术专业援助的eap服务,在员工中开展伙伴咨询,提升员工心理资本;四是遇到矛盾冲突,加强心理辅导,请专业人员进行个别和团体辅导,对心理障碍患者,及时送医院治疗;五是平时建立意见反馈,沟通渠道,争取早期了解情况,化解危机。建立心理危机紧急救援电话,提供最后一根稻草。

   作为员工,特别新入职的员工,为了保持良好心态,应该学习掌握简单实用的调节情绪方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一、宣泄,。通过说一说,写一写,哭一哭,喊一喊,唱一唱,跳一跳的方法把情绪合理表达出来,有烦恼和委屈,最好向亲人或者朋友倾诉,千万不能憋在心理;

二、转移。通过读书刊,练字画,看电视,做运动,学歌舞,玩棋牌,种花草,养宠物,以及逛街,钓鱼,集邮,旅游,家务等活动转移注意力或者离开烦恼源;

三、放松。深呼吸,打呵欠,伸懒腰,听音乐,沐浴,按摩,自我催眠,或者大脑想象蓝天白云,森林草原,江河湖泊,海浪沙滩,小桥流水等美好景色,田园风光,都是放松入静悄,缓解焦虑,解除疲劳的有效方法;

四、幽默。心情不好时,去听相声,看漫画,观小品,赏喜剧,讲笑话,哈哈一乐,忘记烦恼,碰到窘迫尴尬,或者剑拔弩张的事情,可以开玩笑调侃,或者自我解嘲的方法化解矛盾冲突,变被动为主动;

五、脱敏。由弱到强循序渐进地接触令自己不快的刺激,使其逐步适应,克服因对某些事物或者场所敏感而导致的情绪困惑;

六、满灌。有了倒霉的,不开心的事情,不妨想想最坏的结果,可能会发现没有什么了不起,坏也坏不到那里去,这样心情就坦然了;

七、代偿。反复努力仍然失败,冷静分析发现前途无望,可以改变目标和追求,或者另辟蹊径,用其他方面的优势弥补自己某方面的欠缺和不足;

八、暗示。我们经常会无意识地潜移默化地接受自己或者他人的语言和行为影响,遇事往好处想,往好处说,每天挺胸昂首,面带微笑,多说鼓舞士气,争强信心的话,少说倒霉泄气的话,多给自己积极心理暗示,就会心态阳光;

九、自慰。经过努力还得不到的东西就说他不好的酸葡萄心理,自己所有的东西摆脱不了的就说它和的甜柠檬心理,运用得当都是可以保护自己,避免心理崩溃的防御机制;

十、升华。遇到不幸化悲痛为力量,遇挫折变压力为动力,将情绪激发的能量引到正确的方向,使其具有建设性,创造性,对人对自己对社会都是有利,这是一种最积极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

十一、          希望。人是活在希望之中的,无论遇到多少困难,都是有希望,不绝望,有信心,不灰心,坚信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只要咬紧牙关就熬过去了,一切就会好起来;

十二、          助人。有了烦恼就去做好事情,帮助别人的公益性活动,会受到感谢和赞扬,产生成就感,满足感,心情就自然好起来;

十三、          理智。上述方法非常好,都是治标不治本的,调整心态的治本方法是理智,用理智驾驭情感,当自己生气时,或者大打出手时,制怒的最好方法是三思而行,一思愤怒是否合理;二思愤怒的后果;三是有无替代方法,三思心情就静了;

十四、          辩证。看人看己看事,变绝对为相对,化片面为全面,转静止为发展,牢固树立不好中有好,这方面不好那方面好,现在不好将来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哲学思想,学习积极正向的思维方式,辩证的思维习惯。

摘自《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