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患者“人财两空”,是做医生的大善
--从肾病患者自杀,谈医学伦理学问题
南平市人民医院总经理
吴剑 353000
2010年10月8日
我在某医院讲医患纠纷防范的课程,说到医院肾病科是患者自杀率比较高的科室,需要引起管理者的注意,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说肾移植和血透机的发明,是人类的痛苦。结果,有个科主任对这样的提法不解。
确实,我们的绝大多数医生、主任,甚至包括医院管理者,没有经历医学伦理学,卫生经济学的培训,缺少健康的系统思维是不奇怪的。慢性肾炎,尿毒症是人类常见疑难疾病,也被老百姓称为“慢性癌症”,全国大约有400万患者,而且每年还在不断增加。肾移植和血透机的发明,我们为科学的胜利而欢呼雀跃。同时,我们却为卫生经济的严重不平衡而深感悲哀。每个患者的肾移植大约需要30万元,全部患者实现肾移植,全国就需要12000亿元,全国的医疗费用加起来也不能治疗这一个疾病。不幸中的万幸,因为我们因为肾源紧张,大约每年只有1%的患者实现肾移植,这也是万幸中的不幸。因为资源稀缺,老百姓心理大约能够接受,因为大体上比较公平。
血透机的发明,虽然不能根治尿毒症,但是可以维持生命,老百姓只能退而求其次。可惜的是,每星期2-3次的透析,大约需要近1000元。而且这些患者都失去了劳动能力,还需要营养的支持,对大多数普通老百姓的家庭也是难以支持的,长期的话更是难以为继。许多患者,最后只能选择放弃治疗,选择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等待死亡,非常残酷。是的,有的患者抱怨,人类科学如果不发明血透机,治疗没有希望,大家心理到还接受相对公平。就象癌症一样,医生都是异口同声没有治疗希望了,患者心理也坦然了。问题不是不能治疗,而是没钱治疗,这样的发明多少有些不符合人类医学伦理学原则,毕竟生命高于一切。
更可怕的来自比较,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快乐和痛苦的心理感觉,更多的是来自比较。如果同住一室,一个尿毒症患者有钱,就能够活,一个没钱只能死,这样的比较使大多数贫困患者不能接受。他们不能接受有希望下的绝望,不能接受比较下的强烈痛苦,不能接受自己对家人的连累,他们勇敢、从容地选择了自杀。这里难道没有给我们许多尊敬,震惊,思考吗?
一个人出现错误,可能他本人没有感到,也并不痛苦。如果另外一个人指出他的错误,并且帮助他改正了错误,那是一种善。如果不能帮助他改正错误,也明知他不能改正,那指出错误就是一种恶。当一个尿毒症患者,在经济确实无力支持其治疗时,医生没有必要告诉他有什么先进科学方法,如肾移植和血透机,而进行维持性治疗。我认为这是一种善,是人性的大善。避免患者“人财两空”,是做一个医生的大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