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弟恋其实也无妨
--关于当代中国婚姻的看法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0年6月25日
剩男剩女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甚至还蔓延到国外。大约是因为婚姻的好处是越来越少,坏处是越来越多,从婚姻经济学,从趋利避害观看,结婚的理由少了。再加上家庭社会社会化,婚姻生活市场化。婚姻功能只是一张纸的作用,可有可无了。
大凡剩男剩女的生活,虽然潇洒自在,但是压力更多来自父母长辈。传宗接代,儿孙满堂是中国人的传统幸福观。好像,过去学习是为了父母,现在结婚也为了父母。一切都是任务,没有一点点自主权。剩男剩女多少还是想为自己活着,毕竟自由和真实是人生理想。
事实上,婚姻是一个两个陌生人的深度结合,长期磨合,不断妥协,承担责任,丧失自我的过程。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紧张,当然包括婚姻关系。现代人渴望个性,当然不意愿牺牲自我。现代人独生子女多,人际关系处理起来水平也就差得多。如果一个男人有事业,有工作,有收入,再加上有房,有车,难道还怕没有女人,如果永远不结婚的话,毕竟现在女人越来越现实,现实到可以痛苦,也不能没有钱。也许这样的话,心理咨询师的业务一定是蒸蒸日上,业务那些女人需要花钱来解决痛苦。还是先物质,后精神吧。拿快乐来换钱,以后再拿钱来换快乐,折腾。
然而,我是不赞成这样的婚姻态度,收入社会进入婚姻多元化时期,但是未来社会一定是一夫一妻制为主体的,多元化婚姻补充的社会形态。就是美国这样发达的社会,开放的国家,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了婚姻,家庭,甚至是保守的情感生活。因为人一定是先物质,后精神。先快乐,后幸福。这些是一个人生觉悟,人生追求的不断上升的必然趋势。只是我们中国目前在婚姻家庭的初级阶段。课程需要补,弯路需要走,不然大众的觉悟如何产生。人家佛陀也不是一开始就觉悟到人生真谛的,而是在皇宫里享受了花天酒,声色犬马地的生活以后,才突然觉悟到自己需要点什么。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
朋友说,剩男比剩女和谐从容许多。也许,我的一些婚姻观念,许多男性能够理解,能够接受。他们不是剩男,而女性往往是被剩的。在婚姻的重要性,迫切性,必要性下降的情况下,男性选择空间增加。等到自己成熟,等到自己成功,甚至等到自己遇到合适的,他们还是需要婚姻的。难道作为一个男人,奋斗以后不累了,累了以后就不需要一个家吗,有了房子就不需要一个女主人吗,有了车难道就不需要一个儿子在旁边玩吗。一定是是需要的,除了他有心理障碍。只是,许多男人把三十而立理解有问题,因为这包括立人、立业,还有立家。简单的说,家中床上有个心爱的女人,也是三十岁的标志。
男人还有一个隐隐约约的优势,就是婚姻可以向下挤压。30多一点点的成功男人,可以找到年轻,漂亮的女大学生,太正常了。这时候,这样的男人往往也是女大学生的追求对象,比起她们的男同学来说,这些男人具有竞争力优势。女人比较悲哀,30多一点点的女人就是剩斗士了。她们基本上不可能找一个20多的男大学生,也不可能找一个小自己的男人,即使能够接受,男人能否接受也是一个问题。这些剩女只能眼光向上,祈求年大成功男人的垂青,就这样她们的青春在逝去,价格在下降。唯一可以改变的是女人自己,在婚姻中不要太完美主义,找情人看感情,找丈夫看潜能(女人往往对男人潜能的理性判断力比较低)。不妨找个弟弟做老公,也是不错的尝试。毕竟还是有不少的小男人,仍然渴望母爱,渴望姐情,他们就是不意愿长大,不就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了,各得其所。
http://image1.club.sohu.com/pic/e6/1e/zz0149b50974c2523d9fd0.jp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