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矿工的工作倦怠与不安全行为

(2010-05-07 14:38:05)
标签:

不安全行为

安全心理

矿工

逆反心理

负向强化

健康

分类: 财商课程、文章选要

矿工的工作倦怠与不安全行为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057

   工作倦怠研究成为世界范围内员工普遍存在的职业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个体正常生活和工作绩效。矿工长期处在高工作要求,低工作资源,低社会支持的情景下,工作资源与工作要求难以匹配,个体工作心态不能及时调整,极易出现心身疲惫感,导致工作倦怠。矿工工作倦怠导致对安全操作规程的忽视和生产行为失误,是各种人为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生产活动中,出现不安全行为不一定发生事故,但是引起或者可能引起事故的行为,大多数是不安全行为。研究显示,70-80%的工伤事故源于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行为受其心理状态支配,矿工长期在有高度潜在危险的环境中工作,心理容易受工作环境等因素影响,表现出比较大波动性,从而对其行为选择产生影响。引发事故的因素中,与不良心态有关的占94%,并且这些不良心态常常相互交错。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影响其行为选择。工作倦怠导致逆反心理和临时心理。

   研究工具矿工工作倦怠量表15个项目,生理疲乏,情感耗竭,疏离工作。矿工不安全心理问卷,有麻痹心理,临时心理,逆反心理,安全无奈感。不安全行为是即可能引发事故的,违反安全规程的行为。

   结果显示,工作倦怠和不安全心理都对不安全行为有直接作用,生理疲乏,情感耗竭,疏离工作体验越深,不安全行为出现可能性越大。矿工大多数迫于无奈选择矿工工作,工作中带有更多无奈,职业病和安全风险使其精神压力大,加上矿山粗放式管理压力无法有效排解,作业中情绪波动有效行为可控性,都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矿工不安全心理,即麻痹心理,临时心理,逆反心理,安全无奈感越严重,越容易引发不安全行为。矿工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体力消耗大,省能省事心理作祟进行违章作业,某些条件下侥幸躲过事故,但是造成了认识误区违章未必出事故,违章从偶然到习惯,带了来安全隐患。职业病的威胁,使得矿工大多数抱有临时干几年尽可能多赚钱,然后另谋出路的想法,工作中注重眼前利益,容易出现不安全行。尽管有的矿采取了本质安全管理系统,但是执行并那么顺利,管理思想不成熟,使矿工常常感到不公平,导致逆反心理。有安全无奈感思想的矿工迷信思想严重,将事故倾向归结为命中注定,很难集中精力提高安全技能。错误的安全观念导致对安全隐患的放松警惕,不能及时接受外界信号采取有效措施,导致事故发生。工作倦怠通过不安全心理有效不安全行为,生理疲乏,情感耗竭,疏离工作通过麻痹心理和安全无奈感影响不安全行为。工作倦怠开始,生理疲乏表现为渐进性,阶段性,过度疲劳导致作业能力下降,在缺乏资源情况下,引起极度厌烦和消极情绪,产生情感耗竭,工作倦怠持续发展,个体为了缓解生理疲乏和情感耗竭在工作出现疏离工作的退缩行为,导致个体心理状况恶化,不断负向强化,形成比较稳定的不安全心理状态,引起一系列不良行为。倦怠的矿工其生理,心理能量极度消耗,大脑功能转为抑制,注意力不集中,不安全行为发生可能性增加。矿工存在职业绑定现象,即由于找不到更合适的工作,即使倦怠也不得不停留在原来的工作岗位上,心理问题具有累积效应,倦怠的矿工在工作中采取生理心理退缩行为,容易引起不安全行为。

   摘自《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