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危机干预的个体心理辅导技术

(2010-03-28 18:03:20)
标签:

健康

分类: 心理卫生、阳光心理

心理危机干预的个体心理辅导技术

--南平323事件心理危机干预技术介绍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0328

一、              建立安全关系。安全感的建立包括求助者、其关系密切者。没有安全感关系的建立,心理危机干预的效果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心理干预前安全感的建立十分重要。带到安全地带,提供安全信息。干预者的自信和镇静非常重要,这些是给被干预者正面的信息,使他们变得平静,恢复元气。儿童受害者可以用毛绒玩具来实现。安全感需要安静、独立的环境,同时也是轻松、自由的环境。

二、              感情表达技术。促进被干预者的情感表达,有利于心理整合。虽然他们有闯入性记忆,不停地描述。但是需要伴随个人体验,情感宣泄,不是简单的说故事。当然需要被干预者有不表达的权利,有的被干预者不急表达情感,他们需要暂时回避来实现心理平衡,如果强烈需要他表达,会产生阻抗,甚至造成二次伤害。此时需要安全氛围,给他必要的支持和肯定。

三、              倾听技术。是干预者通过自己的语言和非语言向被干预者传达信息,对他的叙述有兴趣,能够理解和接受。倾听的关键是全神贯注,同时给予最少的干扰。前提是充当一个陪伴者,在被干预者最孤独,最需要支持时,一个好的倾听者可以促进情感表达,感到心理支持,改变他的孤独感和寂寞感。倾听是关注,是回应。

1、  干预者行为倾听。

1)  面向被干预者。可以有一定角度,让他感到投入,关注;

2)  开放身体姿势。身体姿势自然,适宜,开放,避免收缩,刻板,僵化;

3)  身体稍微前倾。是体系关切的行为,传达关注,投入,兴趣;

4)  保持目光接触。眼睛是心灵窗户,可以传达关切,温暖,支持,重视。目光接触自然,避免长期对视,不给对方压力,不要东张西望;

5)  身体自然放松。

2、  干预者心理倾听。

1)  倾听的方法。一是干预者需要用心倾听。二是需要参与、适当反应,如点点头;

2)  倾听的注意。一是忌讳轻视被干预者,不能认为大惊小怪,无事生非;二是忌讳干扰转移话题;三是忌讳道德、对错的判断;四是忌讳急下结论。容易产生怀疑;五是忌讳东张西望,影响交谈的连贯性和投入性;

四、              共情技术。是站在被干预者角度去体会和理解其感受的。共情不仅需要同情,更需要理解。注意事项:

1、  要从被干预者内心参照系出发,设身处地体验他的内心世界,不是凭空想象;

2、  通过语言准确表达对干预者内心体验的理解;

3、  可以借助行为如目光,表情,姿势,动作,表达对被干预者内心体验的理解;

4、  表达共情应适时,适度,因人而异;

5、  重视反馈信息,评估共情准确性。

共情走向深入,被干预者深层次情感逐渐表达,干预者需要注意自我保护,不提倡干预者没有任何节制,没有任何界限地去努力体验被干预者在创伤性情景的体验,否则干预者自己可能受到心理创伤,失去干预能力。

五、              尊重技术。无条件的尊重是对被干预者接纳,关注,爱护的态度,尊重被干预者的现状,价值观,权利,人格。

1、  尊重意味着完整地接纳一个人,包括他身上的消极面和缺点;

2、  尊重意味着信任对方,信任被干预者的选择,信任被干预者自愈的能力;信任的内容:一是尊重被干预者是否接受心理危机干预的选择,只留下联系方式,等待以后的干预;二是尊重被干预者的心理防御,他们也许回避表达,回避情感,干预者应该避免强行讨论创伤性话题,强迫他们再次暴露创伤性体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