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牢就一定是坏人吗?
吴剑
2010年3月4日
常常听到某某某出狱,或者保外就医,大家在一起吃饭,然后评价此人不错,做人很好。但是,许多人想,坐牢的还不错吗?能够与坐牢的人交往吗?
平常人一想到某某某坐牢,就马上联想到他一定就是坏人。其实,好人和坏人,是我们过去wg时期对人标签化的评价,也是我们童年时期简单化(脸谱化)的评价。国家、民族、个人心理成熟以后,一定不是这样简单评价。真正的坏人、好人只是极少数的人。大部分人是正态分布的,有一点点好,有一点点坏。如果一点点坏比例高了,违法乱纪了,那就是坐牢。当然,不排除,那些虽然没有坐牢,但是坏的比例已经达到坐牢程度,或者心存侥幸没有坐牢,这样的人事实上还不少。再说,一个人昨天没有坐牢,今天坐牢了,那昨天就是好人,今天就是坏人吗?问题远没有这样简单。
过去我们认为一个人坐牢,大多数是刑事犯罪,确实是罪大恶极。现在的犯罪结构复杂了,如女性因为性犯罪,她就没有得罪什么人,甚至还给那些嫖客带来快乐,这样的坏人只能是道德上的坏人而已;如经济犯罪,往往那些经济犯罪人员,特别是那些贪污犯罪,人际关系是如鱼得水,社会关系是八面玲珑,为人处世是水平一流(没有这样的能力,他们就没有这样的能量,也就难以贪污许多金钱),他们出手大方,花钱潇洒(因为不是自己的钱,因为钱来得容易),这样的人社会上吃得开,所以往往社会上给这些人的评价不坏,只是倒霉,一旦出狱,往往还风光依然,所以这样的结果,才有前赴后继者;如防卫过当犯罪,不仅社会不认为是坏人,往往还博得同情。
坐牢的人,别人能够交往吗?如果是坏人,别人能够交往吗?一般人认为,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多与好人交往,少与坏人往来。看起来也不是简单应对,一个人一生有不同阶段,品质有不同的方面,选择性交往也是可以的。再说人际交往有不同的目的,与坏人交往也不见得就是想学习他们如何坏,何况那些出狱的人,不是改造好的人吗。现实生活中,我们与许多人也是不交往的,并不意味着他就是坏人。人一般选择与谁交往,关键还是有无利益,这些利益包括精神的,如快乐。并不因为他是坏人或者好人,除了那些坏透的人不能交往,或者孩子尽可能不与坏人交往外。
看来选择与什么人交往,取决于许多因素,坐牢、坏人与否等只是因素之一,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原创文章,欢迎转载!版权所有,请注出处!作者:吴剑;心理时空的BLOG网址:http://blog.sina.com.cn/xlsk)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