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艾滋病孤儿生活质量调查

(2010-01-09 10:16:07)
标签:

艾滋病孤儿

生活质量

质量调查

健康

分类: 财商课程、文章选要

艾滋病孤儿生活质量调查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1019

艾滋病的快速流行使育龄人群死亡率显著增加,产生大量艾滋病孤儿。艾滋病孤儿是指因为艾滋病失去至少父母一方并且年龄小于18岁的儿童。仅2006年一年全球就有230万儿童成为艾滋病孤儿,据推测我国将有55.9万元艾滋病孤儿,在全体孤儿中的比例将由1990年的不足0.1%增到3.9%。艾滋病孤儿失去主要生活来源,生活稳定性下降,如不给予足够重视与有效干预,势表将导致严重的社会与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已经引起我国一定关注。

调查工具为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lslq。(认知部分:家庭生活,同伴交往,学校生活,生活环境,自我认知),(情感部分:抑郁体验,焦虑体验,躯体情感)。

调查结果显示,艾滋病孤儿生活满意度更低,吃不饱的比例更高,主观认为遭到更多欺负与不公对待,需打工赚钱及打工导致不良情绪比例高,患病以后孤儿接受医疗服务可能性低。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集中在:经济贫困31%,缺少赚钱养家的一技之长25%,他人不平等对待甚至歧视20%。艾滋病孤儿生活质量、认知成分,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生活环境,自我认知都低于正常儿童。而且男性艾滋病孤儿更加明显。

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促使生活质量qol观念产生,who定义为“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生存状况的体验”。作为传统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补充,生活质量全面反映个体与群体综合健康状况。研究发现艾滋病孤儿比普通家庭面临更多生活问题,遭遇饥饿、歧视、忽视、医疗服务可及性降低问题,甚至成为童工而遭受剥削、虐待。对主观生活质量上艾滋病孤儿认知成分的生活质量低。生活质量脆弱性主要存在于男性孤儿,贫穷落后是造成艾滋病孤儿脆弱性的共同根源。这些孤儿经历:父母死亡、家庭失去经济来源、生活水平及稳定性下降,家庭内部矛盾凸显、导致孤儿对家庭生活满意度下降;情绪和心理状况陷入低谷,以及在学校的歧视、远离与不公对待使他们的学校生活满意度下降;而出现自我评价与自我认知水平下降。生活质量的下降暂时处在表浅知觉层次,外部环境改变造成负面影响经过内化过程最终导致情绪、情感及心理层次改变。他们的生活质量下降是一个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的过程。如果不及时进行干预,单纯情绪情感问题最终可能对成年后心理健康成为威胁。对其采取积极措施,甚至在尚未成为真正孤儿时,针对性心理支持和健康干预,切断连锁反应。

研究发现,男性孤儿更容易受到生活事件的影响,部分比较年长的男性孤儿取代父亲甚至双亲成为家庭领导,担负维护家庭权益,维护家庭结构稳定,为家庭提供经济来源的责任,承受着与其年龄不符的生活重担,严重威胁着他们青春期健康的心理发展。加上男性不善倾诉的特点,使得内心负性情绪与压力无法缓解释放,因而心理脆弱性高于女性,最终表现为生活质量下降明显。

因此,成为艾滋病孤儿影响生活质量,男性更明显。促进艾滋病高发地区经济发展,提高社区卫及家庭社会经济能力,提高艾滋病孤儿生活水平与教育、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四免一关怀”,“两免一补”的政策使艾滋病孤儿就学率高,学校开展艾滋病知识普及、关爱与反歧视教育,有效的心理干预是经济、有效的健康促进策略,并且能够满足孤儿当前最迫切的健康需要;应该给男性孤儿更多关注支持。

摘自《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