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同居啦!
(2009-12-23 15:47:16)
标签:
教育育儿亲子关系父母意愿情感 |
分类: 心理文章、心理故事 |
吴老师:您好!
你好!
一、不能打骂。打骂孩子不能解决问题,还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进一步恶化亲子关系,也是教育的失败。在这里应该向孩子道歉,承诺不打孩子了,而且道歉还是一个和孩子沟通的机会。当然父母有必要全面反思家庭教育的问题,并且进行改进;
二、和解关系。不能打骂不是目的,重要的是改善和孩子的关系,因为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的话再有道理,孩子也是不能接受的。目前孩子遇到人生挑战,父母又是他的唯一社会支持,沟通途径,把解决问题放在旁边,首解决关系问题,有了好的关系,才能接受父母观念。改善关系的方法包括接受孩子的选择,尊重孩子的决定,关心孩子的生活,包括同居生活的安排,孩子性生活的安全提醒,对同居女朋友的照顾。这些需要父母以最大的宽容和耐心,确实是个考验。此时,不能谈学习,谈考试,否则破坏了关系;
三、承认长大。父母必须接受孩子才大了的残酷现实,他接受同年异性说明他身体成长了,虽然还是成长是不完全的;他在学习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和未来,也是独立性的表现。承认成长,就需要和孩子以平等,协商,尊重的方法去理解,接触和沟通。承认成长,不意味着父母不爱他,必须向孩子表示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爱,不管孩子是成功失败,正确错误;
四、面对责任。在亲子关系改善以后,可以进行责任的沟通。因为我们知道,成长是每个人必然的过程,身体成长就意味着心理需要成熟,成熟就是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能够预见,并且全部承担,这些都是需要自己独立决定,因为任何行为都是有后果的。他孩子现在的行为也是一定有后果的,如果孩子意愿自己独立承担,当然父母意愿尊重他的选择。父母虽然不能使孩子成功,但是意愿使孩子快乐幸福。孩子的现在行为,虽然是暂时的快乐,但是可能影响未来的快乐乃至幸福,父母希望孩子能够在热烈爱情中,有一点点清醒自己的选择。父母在这里可以建议孩子,绝对不能要求孩子,因为我们知道孩子不能接受要求和命令,建议往往是可以接受的。
五、旁敲侧击。因为心理学认为,凡是父母反对的子女恋爱,往往成功的可能性大,凡是父母赞成的,成功的可能性小。有必要最大程度接受孩子同时,接受那个女孩子,一起吃饭谈心,包括过去和未来,关系融洽了,工作就好做了,说不定那个女孩子可以发挥作用。但是要把握孩子的成功不是逼出来的,不是按照父母要求设计出来的,这些也包括孩子的恋爱和婚姻。在成功但是痛苦、不成功但是幸福的两条道路选择上,大多数父母还是选择不成功但是幸福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