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
吴剑
2009-9-17
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电灯是再平常不过了,节能灯成为热点追求,在治疗失眠症时甚至我还责怪爱迪生的发明。
过去没有电灯,在我印象中,小时候外婆家用的是煤油灯(当然用不起蜡烛),自己可以做,用个药瓶子,在铁盖上钻个洞,放上灯芯,装进打来的煤油,就可以了,上面是黑烟袅袅,也是照明。那时,煤油需要票(也叫洋油),当然比较紧张。天黑得了很长时间才点上,晚上早早地就睡觉,没有文化活动,睡觉可以省煤油。生产队活动,或者婚丧喜庆活动,就需要去借汽油灯,点起来不容易,也是特别容易损坏。以后,外婆家才装了电灯,那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大进步。
母亲在小镇工作,有电灯是个新鲜事。只是电压非常低,电灯非常暗。常常干脆就没有电,医院只能自己发电(到了80年代初都是这样,医院里一有手术,首先需要通知的是电工发电)。家里必须准备煤油灯,当然煤油灯是好的,也称罩灯,因为有玻璃罩,火可以调大小,看书时就亮一点点,平时就暗一点点。罩灯还有个好处,就是可以烧死蚊帐里的蚊子。这些罩灯需要经常擦,一些时间里面就熏黑了。
罩灯的使用是越来越少了,停电的次数是越来越少,原来有电觉得很奇怪,以后停电觉得很意外。白炽灯越来越明亮(那时白炽灯人格坏了,摇几下说不定还是可以用),日光灯也出现了(启辉器总是需要弄弄),学习的台灯也有了,房屋装修时各种各样的灯具使人眼花缭乱,城市的晚上也美了,夜生活取代了白天的劳动。中国人就在从黑暗、贫穷走向了光明、富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