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不等于成熟
吴剑
2009-9-7
老P的话我非常赞成,“老不等于成熟”。
老当然首先代表身体上的成熟,但是有的人身体上虽然成熟了,但是心理未必成熟。大部分的心理年龄小于身体年龄,当然从健康角度看,心理年轻比较好,但是从社会学角度看,其社会化是不够的。就是不完全是个合格的社会人。什么是成熟的标志呢,当然回答有许多。
能够换位置想的人,就是能够为别人着想的人。能够为家人,为朋友,为领导,为患者着想的人,是成熟的。就是不仅想自己的利益,而且想到别人的利益。不仅为自己一个人想,而且为大多数人想。能够设身处地为别人想,就能够理解、宽容、接受别人。这样的是社会的人,就是把自己当成为社会的一份子去想,把自己的利益和别人的利益结合起来考虑。
能够理性考虑的人,就是能够好管理情绪的人。没有或者比较少情绪化,儿童是比较情绪化的,想要什么就要什么,而且是立即或者马上,如果不能满足就出现情绪化反应。人虽然大了,不是儿童那样哭闹的情绪化,但是容易激动,常发脾气,不太冷静的人可能是比较幼稚的,也是不太成熟的。中国古代说,喜怒不形于色,就是成熟的人能够比较好管理自己的情绪,情绪比较稳定,比较分寸。
能够大局着想的人,就是能够站得高看得远的。不成熟的人,一般只能看到眼前利益,短期利益,局部利益,不能看得长远利益,长期利益,大局利益。有些患得患失,犹豫不决,斤斤计较,因小失大。这些和他们的理想不大,位置不高,思想不深,目光不远有关。往往抓了芝麻,丢了西瓜。
所以,人不仅需要身体成熟,还需要心理成熟,而且两个成熟是比较一致,比较和谐的,才是健康的。心理年龄超过身体年龄,那是老于世故,心理年龄小于身体年龄,那是过分幼稚。
(原创文章,欢迎转载!版权所有,请注出处!作者:吴剑;心理时空的BLOG网址:http://blog.sina.com.cn/xlsk)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