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心理诊断量表化
(2009-05-22 09:27:59)
标签:
量表心理咨询师心理测验临床诊断健康 |
分类: 心理卫生、阳光心理 |
警惕心理诊断量表化
国家心理咨询师 吴剑
2009-5-22
【量表只是参考】 我们知道心理科学是复杂的,严格来说心理因素是测不到的,即使测出来也是相对的。就说人格量表,都是根据不同的人格理论编制的,而人格的概念就有上1000种,这里也没有绝对错误和正确之区别,既然量表是相对的工具,因此诊断只能是参考、辅助。心理咨询师的经验、和患者的沟通才是诊断的主要根据。因此,科学的态度应该是不可不信,不可全信;
【量表严格选择】 心理量表的科学编制很重要,不是科学编制的量表,特别是那么没有信度、效度、常模的山寨版的量表,没有任何诊断价值。即使是国外机构的科学编制的量表,如果没有经过中国修订,仍然不能使用,因为心理学具有跨文化因素的影响,如果简单使用美国量表,就很可能得出中国人有太多的抑郁症;在不同的患者,不同的病情,也应该选择不同的量表,而不是滥用量表,如果整体心理咨询行业滥用,就象抗菌素滥用一样,会失效的。因此,量表性质一定要严格控制;
【使用量表科学】 如果选择了正确的量表,但是心理测验的人员没有资格,测验的过程不规范,测验的数据统计不认真,测验的对象不合作,测验的环境受影响,那么量表测验的结果的可靠性也会打折扣。对量表的使用必须规范,必要时可以实行准入制度;
【量表为了收费】
【人员素质偏低】 因为心理咨询的迅速发展,大量的年轻、无医学基础的人员进人了心理咨询界,他们医学基础薄弱,咨询经验不足,人生阅历简单,心理咨询和心理诊断的压力非常大,就产生了过分依赖量表的现象。因此,对心理咨询师的准入门槛要严格,现有心理咨询师的培训要加强。
如何科学规范地使用心理测验量表,值得行业和社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