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中国心理咨询师能力胜任困难
(2009-04-26 12:14:33)
标签:
就业心理咨询师伦理学来访者中国 |
分类: 财商课程、文章选要 |
大部分中国心理咨询师能力胜任困难
国家心理咨询师
2009-4-26
美国《心理学工作者的伦理学原则和行为规范》中指出:心理学工作者必须在其胜任的专业能力范围内从事工作、教育及行为研究,并以教育、培训、督导或者专业经验为基础。中国2007年《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学守则(第一版)》中也明确规定:心理师所长事的专业工作应基于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在专业界限和个人能力范围之内,以负责任的态度进行工作。
心理咨询和治疗师的专业能力一般是指其能够有效地掌握与应用相关临床治疗方法、策略和技术,同时具有广博的人文与社会学知识,以及在实践中能够灵活运用各种专业知识和技术的能力。在西方国家,对此要求很严,如从事成人抑郁症的治疗者不能接受儿童来访者,除非接受过儿童抑郁症专业培训。
心理咨询和治疗师的情感能力一般包括:自我认识、自我接受和自我督导,即治疗师能够认识和承认自己是现实生活中的独特而难免有错误的人,知道自己情感方面的优缺点、需要和资源、临床工作的能力以及局限性等。因为心理治疗过程中经常会对治疗师及患者造成强烈的情感震动,如果治疗师不能承受某种情感压力或者治疗工作中应尽的责任,则其帮助别人的良好愿望就会差强人意,甚至得不偿失或给患者造成伤害。
经过调查,中国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人员基本情况:男性32%,女性66%(是个女性主导的行业,大约是因为女性爱心比较丰富);未婚25%,已婚66%,离婚或者丧偶9%;研究生25%,本科60%,大中专15%;医学背景45%(主要集中在医院),心理学背景33%,其他背景22%;工作单位在精神卫生专科医院34%,综合医院心理科22%,学校心理咨询室22%,私人执业9%,其他14%;职称没有的22%,初级职称21%,中级职称33%,高级职称25%。心理咨询师有50%每周心理咨询时间在5小时以内,70%的人工作5年以上,1/3的人同时做督导工作;平均疗程1-2次21%,3-5次38%,6-10次27%,10次以上14%。
心理咨询师中76%有难以胜任、力不从心的感觉;66%接受过督导,62%有过强烈的悲痛和忧伤体验;71%害怕过患者自杀;58%害怕自己不能满足患者需要;59%害怕过患者病情突然恶化;25%有过不如死了为好的愿望;39%害怕患者投诉;15%有过被虐待经历(男性14%,女性16%)。
心理咨询师91%的认为提供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服务不符合伦理学;81%的认为对团体人员未进行筛选就做团体心理咨询不符合伦理学;53%认为用自我暴露或者“现身说法”来作为治疗技术符合伦理学;46%认为告诉来访者自己生气了不符合伦理学(不明显);57%认为因为担心来访者起诉而回避某些来访者不符合伦理学;86%认为在情绪非常不好而影响工作时做心理咨询不符合伦理学;71%认为被来访者的经历所感动、难以理性分析和判断其问题不符合伦理学;80%的认为对患者倾诉自己的压力不符合伦理学;70%的认为在患者面前哭泣不符合伦理学;60%的认为对患者感到愤怒和失望、并且告诉患者不符合伦理学;76%的认为因为对来访者愤怒而提高嗓音对其说话不符合伦理学;88%的认为有时把自己 的愤怒转移到患者身上不符合伦理学;89%的认为凌驾于患者之上,患者试图控制患者不符合伦理学。
在是否有能力胜任心理咨询的感觉方面,发现女性、20-30岁、未婚、私人执业、无专业技术、执业2年内、每周工作5小时内、无处方权、不能合并药物治疗的人员,难以胜任工作。
研究说明,目前中国从事心理咨询的76%有难以胜任专业工作的感觉,在美国这样的情况比较少,因为在美国心理咨询师培训是个系统工程,有准入标准,需要积累几十年的实践经验,胜任工作是心理咨询师的最基本要求。中国心理咨询发展不连续,起步比较晚,缺少大学本科的临床心理学系统规范培训和毕业后的继续教育体系、制度、方式。虽然现在的培训非常多,但是大多数是以理论授课为主,缺乏书记操作练习,尤其缺少系列、循序渐进的案例示范和实践机会。有许多心理咨询师在培训中有收获,但是实践中却发现,基本沟通技能、治疗关系的建立都没有掌握,仅凭自己的社交能力的理解与实践,自然力不从心。目前大多数心理咨询师从业时间短,经验积累少。
美国进行的心理咨询师调查,大多数心理咨询师曾经有过强烈的忧伤和悲痛体验,61%报告患过抑郁症,29%报告曾经有过自杀观念,4%报告曾经企图自杀,4%因为精神问题住院治疗。中国研究中发现61%心理咨询师有执业过程的悲伤、害怕等负性情绪体验,25%的人有过极端抑郁情绪。说明心理咨询师作为现实生活的人,不管什么情况,负性情感的出现是普遍的,也是可以理解接受的。虽然中国有66%的心理咨询师接受督导,但是仍然落后西方。
国外研究说明,1/3的男性心理咨询师,2/3的女性心理咨询师在其童年、青少年或者成年期间经历过某种形式的虐待,中国为15%。这些和中国人认为的虐待标准和西方不同,中国人重家庭,家丑不能外扬是传统文化。是心理学认为,一个人过去的经历通过内化过程,构成人的独特情结和人格,进一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动机、情感和行为,痛苦经历影响心理咨询师的情感模式和价值观念,对心理咨询工作影响。
和中国比较,西方更多的心理咨询师认为用自我暴露和现身说法、告诉患者自己生他气了,符合伦理学要求,分别为92%,83%。中国心理咨询师57%认为因为担心来访者起诉而回避某些来访者不符合伦理学,美国64%的心理咨询师认为这些符合伦理学。说明美国人比较重自我保护,伦理学意识比较明确鲜明。
研究显示,从业时间短,每周心理咨询时间短,难以胜任心理咨询,这些符合心理咨询专业需要,它和人生经历,工作阅历,实践经验有关系。
摘自《中国心理卫生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