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农村“修炼”不吃亏
福建省南平市人民医院
吴剑
《健康报》2009年2月4日
第四版
乡医顾问
话语空间
2008年,福建省组织千名医生到山区乡镇卫生院开展帮扶活动,为期一年。我们医院按照省里的要求,派驻了医生到乡镇卫生院进行帮扶。在帮扶活动的开展中,笔者了解到,由于农村医院和城市医院有一定的差距,有的医生担心在农村耽误学习、荒废业务、能力退步等。但笔者通过亲身体会,认为城市医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其实有许多可学的地方,关键是要改变观念,转变心态。农村是个广阔天地,下基层的医生只要沉下心来“修炼”,就肯定会有长进。
磨练自身意志。在艰苦的地方,医生往往有吃苦精神,思想作风都比较过硬。城市大医院的医生条到这些地方,与当地的医生“同甘共苦”,也就更能磨练自身的意志。现在,城市医院的医生虽然工作强度仍比较大,但是物质条件好了,生活条件改善了,这些对于医生的全面成长来说不一定是好事。有的城市医生为了追求更高的物质享受,利欲熏心、收红包、拿回扣的事时有发生。城市医生到农村工作一段时间,在基层的艰苦环境中体验生活,与那些扎根在农村的医生共同工作、生活,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锻炼和熏陶。因为一个医生的进步不仅靠技术,也需要改进思想作风,增强意志力,而这些恰恰可以通过在基层的艰苦环境中锻炼获得。
改善服务理念。城市的大医院服务流程科学,管理规范,分工明确,职责清晰,这相比农村医院当然是很大的进步。但是,这也往往易使我们的医生成为医院复杂“机器”的一颗螺丝钉。而农村医院的医生却不同,有许多事情都需要自己做,分工也没有那么明确。更重要的是,基层医生和病人打交道更加直接,和农村病人的关系更加密切,因而工作中的人性化的成分也比较明显。城市医院的医生下基层,有了亲身体验的机会,了解农民的疾苦,认识基层医生的辛劳,从而有利于自己服务理念的转变。
全面学习医疗技术。在城市医院逐个的医生,往往比较看重高精尖的技术,只知道写论文、搞科研,像是又钻进了“象牙塔”。而在农村医院,医生也许一年才遇到几例复杂疾病,但是更多的病人,特别是农村病人希望能够解决常见病,他们更欢迎的是方便可行的适宜的技术和比较低廉的医药费用,只有满足农民这些需求的医生才真正被他们奉为好医生。城市医院的医生往往专科力量比较强,接触的病人比较单一;到农村去的话,接触的病人比较多,看到的病种就更加丰富,这对全面提升自身能力、改进医术也是大有裨益的。况且,农民是非常朴素的,只要医生给他看好病,他就不会忘记,以后家人或村里有人生病都会找年看病,这种信任对医生来说是难得的。如果常常下村,经常义诊,走村串户,帮贫扶困,那么施展本领的舞台就越来越大。这种经验的积累恰恰是作为一个好医生的宝贵财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