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成长的人生
吴剑
2008-8-21
成长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是许多人成年后却陷入误区。对已经进入青春期孩子的成长,产生了许多烦恼,对自我的成长更是无所适从。
我们知道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道理。有人说,世界上最安全,最舒服的地方是母亲的子宫,为什么孩子到了十个月还要出生呢?因为出生就因为着不舒服,也意味着成长。也许大家说,我们无法阻挡,但是却是个基本道理,如果孩子继续呆在那里,那生命就危险了,因此必须成长。母亲选择了痛苦地生产,孩子选择了痛苦的出生,但是孩子看到的世界其实美丽,父母看到的爱情产品确实喜悦。
我们还知道,世界上母亲的怀抱是最幸福,最温馨的地方。也许有人要问傻问题,既然那样舒服,我们人类为什么还要自己走路呢?还是因为成长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自己吃饭,自己走路,自己飞翔。当许多年轻的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蹒跚学步,不断摔倒时,虽然有些心痛,但是从不责骂,而是不断地鼓励,安慰。这时间,我们的父母看起来比较合格,因为他们知道,如果我们仍然抱着个5岁、15岁、25岁的孩子时,那一定是有病,因为是没有成长。
但是我们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后,孩子开始说不,开始独立,自己思维,自己行动时,我们的父母突然不会当了。而且还总是拿所谓爱的理由告诉孩子,这也不能,那也不要。我们可以接受孩子学习自己呼吸(出生的成长),我们可以接受孩子自己走路(身体的成长),但是我们却不能够接受孩子独立思维(心理的成长),是否我们的父母确实老了,因为老了,就不还接受新的东西。是否我们的父母看到孩子长大,就要离开自己了,担心就起来了,因此就拒绝让孩子长大,拒绝证明自己已经老了。这时间,许多父母连老鹰这样的动物都不如,因为动物都知道,孩子必须自己独立生活,必须自己飞翔,否则它也会面临死亡。我们必须明白个道理,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结合为目标,唯一就是对孩子的爱是以分离为最高目标。当老鹰看到小鹰展翅高飞时,当父母看到孩子出国留学时,虽然心理是思念,但却是成长的喜悦。因为这时间的父母终于可以放心,可以闭眼了,人的自我生产的历史使命已经圆满完成了,他的生命得到延续和传播。
回想起来,我们的孩子的心理“叛逆”,想想当初,我们也曾经对父母“叛逆”过。我们自己在努力争取自己的成长,我们也应该接受我们的孩子成长,这是人之常情,代代相传。我们应该祝贺,而不是担心,我们的孩子在感情上,思想上成长起来。我们应该感到孩子恋爱了,那就是从一个女人的怀抱,到了另外一个女人的怀抱,前者是亲情,后者是爱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