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她 微笑含泪送丈夫和情人同居

(2008-04-25 17:33:49)
标签:

婚姻

情感

分类: 心理文章、心理故事

微笑含泪送丈夫和情人同居

南平市人民医院心理咨询师 吴剑 353000

2008-4-25

(心理作品)

她是位年轻漂亮的少妇,现在却面对着婚姻的严峻挑战,她选择了婚姻心理咨询。然后晚上给心理医生的短信:“医生,我现在正流着眼泪,脸上还有微笑,帮助丈夫打点行装,送他去和他的情人同居,心理好痛苦!”

说起来她,就是个不幸婚姻的产品。她才到刚刚懂事的年龄,听到的就是父母的争吵,母亲的哭泣。父母不得不离婚,她和母亲艰难地过着,后来她才知道,父亲是因为外面有女人了,知道婚姻是这样的不幸福,男人是这样的可恶。

但是到了上大学的年龄,青春的朝气吸引了男同学,感情的萌动使她忘记父母婚姻的痛苦,同时她也渴望男性的关爱,甚至是说不清楚的父亲影子。她和现在的丈夫恋爱了,她非常非常的小心,生怕被欺骗,走了眼。就在这样矛盾和渴望中,他们的恋爱经过了6年的考验,终于走向婚姻的殿堂,她感到那时的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老公是个独生子,也是个可爱的小丈夫,大孩子。英俊潇洒,天真喜玩,是个容易使女孩子动心的男人。也是个责任感不强,非常重视感情生活,对父母还有些依赖的不成熟男人。婚后的生活也是幸福的,她怀孕的喜讯更添美满,丈夫还是能够为了孩子,能够牺牲夫妻的性生活,这些使她更爱丈夫了。

怀孕期间和生产以后,她仍然对性生活没有兴趣。她觉得这样对丈夫比较不公平,希望丈夫也能够出去玩玩,分散注意力,发泄掉精力。她把更多的精力,全部投入自己可爱的女儿身上,因为无论如何应该让她享受家庭的快乐和幸福。

没有想的是,好玩而又讨女孩子喜欢的丈夫,在外面竟然有了外遇,她如同五雷轰顶。他们开始争吵了,分居了。不甘心的她,亲自找到那个偷了在丈夫的女人,那是位更年轻,更漂亮,更浪漫的女人。绝对没有感到为她的行为而感到羞愧,而是是信誓旦旦地告诉她,深爱她的丈夫,认为他们的婚姻不幸福,要求他们离婚,这不明抢别人的丈夫吗?

她感到这个竞争对手的厉害,她茫然。家里的斗争还在不断升级,丈夫的离婚威胁已经摆到桌面上了!当然,她的第一反应就是离婚。当她夜深时,看到怀中的可爱熟睡的女儿,思叙万千,难道自己的悲剧,又要在女儿身上重演吗?不能,绝对不能!

她开始努力去改善婚姻,去迎合丈夫的需要。但是,丈夫象上瘾一样的铁了心,非离不可。不知道,那天丈夫从网络上看来的信息,说现代人可以试婚,也可以试离婚。这样的建议面前,她不知所措,难道什么东西都可以试吗?

她把这个不是故事的故事,告诉了心理医生,她希望心理医生能够给她指点。当然心理医生一般不会建议当事人离婚,也认为那么多年的感情基础,应该还有改善的可能。如果要离婚的话,也要做最后一次努力的尝试,不然会后悔的。要想改善婚姻关系,当然需要夫妻二人的共同配合,才有效果,但是那是不可能的。那只能够是她继续努力。心理医生教她如果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和丈夫的情人一争。晓之一理,动之有情。如果努力了,仍然没有希望,试离婚到是个方法。因为,丈夫也许明白,失去的才在美好的。和他的情人,不同居的也许是浪漫的,如果真正生活,可能是残酷的。

于是,晚上才出现她给心理医生发的短信一篇。心理医生看来短信,感到她的无奈,痛苦,悲哀和复杂心情。是啊!晚上她的心爱的丈夫就要和那个女人睡觉了!她不能够愤怒,因为那样会更快失去他。她需要微笑,因为这样可以表现出自己的宽容。她对未来感到虚空,无助,路在什么地方啊!

三个月后。她又给心理医生来了短信,说丈夫拎着行李回来了,和那个女人争吵了。因为那个女人要他立即离婚,还不让他带着孩子,什么家务事情都是他在做,他受不了。他想孩子,想父母服务的家,也想老婆!

她问心理医生,任何做才好。心理医生告诉她:忘记过去,好象什么都没有发生。当然没有必然为这小试而高兴,因为她的小胜利,并是因为她的优秀,而是那个女人表现太糟糕,就是台湾选举结果一样,她笑了!好好继续爱他,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甚至付出沉重代价的生活。她答应了,但是她又问了个问题,将来会怎样?还会发生吗?她实在受不了!

也许还会发生,也许不会发生!毕竟她现在有了主动权,还是可以作为的。  

(原创文章,欢迎转载!版权所有,请注出处!作者:吴剑;心理时空的BLOG网址:http://blog.sina.com.cn/xlsk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