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养媳的心理历程
吴剑
2007-9-6
小Y是看了我的介绍后,专门来南平心理咨询的。
她觉得自己婚姻很糟糕,家庭关系也很不好,自己常常发脾气,对什么人都很不满,自尊心又很强,又极度自卑。再加上自己经济条件不好,感到自己父亲贫穷,也无法改变这一现实。这些都使她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然后她就道出了那曲折,痛苦的一生。
出生才几十天的她,就被父母送给了别人做童养媳。当她开始懂事情后,当知道自己被送给别人做童养媳(福建地区现在还存在这样的封建习惯!确实令人震惊),就感到被抛弃感,有种寄人篱下的心酸。到了青春期后,就被别人称为某人的老婆,这在接受现代文化教育,学习成绩又非常优秀的她(本来如果在完整家庭中,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了),是难以接受的。
既然难以改变命运,她只能够接受现实。她和那男人长时间的生活,兄妹之情更符合实际,夫妻感情怎么样也培养不起来。但是,近20岁的她,家里还是按照风俗喜酒婚宴,也和男人开始事实夫妻婚姻的生活,虽然没有打结婚证。
丈夫和她的感情仍然很一般,她常常是一人守着空房。丈夫的朋友见有机可乘,就撬开房门,企图强奸她。出于本能保护,她大喊捉贼,结果这事情全村的人都知道了,她受了指责,认为她不是好女人,也受到企图强奸男人的老婆的侮辱,说自己钩引她的丈夫。这样严重损害自尊心和屈辱事情,又没有爱情的生活,她决心改变。(传统文化我们可以接受,但是封建思想应该反抗,这是勇气,值得赞赏)。但是一方面委屈的生活,恶劣的环境,既对她形成的心理创伤,又影响了性格的健康成长。
她一纸诉状,要求法院判决是无效婚姻。法院支持了她的请求,但是要求她赔偿养父母数千元。她的生父母,在她身无分文是情况下,给她付了这些钱。虽然她离开了那痛苦的家,但是她不能够忘记养她的养父母,看了他们一次,还给他们带了东西。因为她觉得自己应该报达养恩。(这是种健康的心理,有恩不报,作为健康的人都会痛苦,知恩图报,可以得到心灵的安慰)。但是这样的行为,受到生父母的责怪,认为她是多此一举,她处在矛盾心理状态下。
她来到大城市打工,这是许多农村年轻女性的唯一选择。为了生存,她必须工作。但是为了钱,她认为自己变坏了。她的好朋友,非常同情她,送她一个金戒子,也是祝福避邪用吧。但是这个金戒子给母亲看到了,母亲受了很大刺激,认为父母已经为她付出了代价,她却穿金戴银,逼她立即还了那钱。母亲只给她两条道路选择,要么立即还钱,要么就卖了她还钱。就为了这现在看起来不多钱,就影响了她一辈子的幸福。看着她已经很陌生的母亲,她答应几个月立即还钱。
帮助她的朋友,又一次伸出帮助的手,朋友开的是发廊,认为她可爱漂亮,做一个服务小姐非常合适。她感到自己受困于那钱,做出了不得不的选择,成为了她认为的坏女人。这几年,她是屈辱的几年。她做着一边哭,一边笑的生活。所谓中国发廊,性色彩非常浓厚。她进了这样的门,拨出来就困难了。有的男性客人都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非份要求,她都尽可能满足,因为客人满意,自己才有钱。但是,朋友都要求她再解放些,因为如果做性交易的话,那钱来得更多更快。事实上她做不到,因为那样很痛苦,她处在深深的矛盾中。她感到自己是个无耻的女人,就是单纯为了钱,而做那些见不得人的事情。
所以,实际上她的几年小姐生活,没有赚到什么钱。还了母亲的钱,另外也给了母亲一些生活费,母亲喜笑颜开,认为这样的女儿好,惟利是图的母亲啊。但是母亲那里知道,这些钱都是她的眼泪换来的。更多是她以巨大心理创伤,换来的。她认为自己已经是个坏女人了,这极度的自卑,使她已经失去了找个好丈夫的资格,因为她感到自己的人格已经低人一等了。(当然这些情况,她丈夫不知道,伤害只是她一个人承受着)
那样的工作她再也不能够忍受了,她渴望过正常人的生活。她离开了那里,到了工厂上班。但是几年的似鬼似人生活,已经使她身体状态很差,失去了工作那里,养成了好逸恶劳的思想,失去了许多社会功能。她只能够选择回到家乡,回到她非常不愿意回去的家庭。
她病了,病和那个工作很有关系,痛苦和疼痛折磨着她,她只能够四处求医,虽然病是好了,但是她现在已经一贫如洗,身无分文。
这多少能够唤起父母的同情心,她开始找了份体面的工作。也许她长得漂亮,追求她的男人很多。但是她不敢接受,觉得自己不是个好女人,有什么权利接受呢,接受那些好男人的爱呢?她选择了选择的丈夫。他没有工作,身材高大,脾气很好,就是家庭经济极贫困,是一贫如洗,一无所有。因为这样的选择她觉得心理好些,她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生活,何况她也到了不小的年龄了,重要的心理是她认为,坏女人配个穷男人,可以平衡平衡。也是因为这些,她对钱的渴望到了无可复加的程度。
优秀的男人也不敢选择,但是不优秀的男人在选择后,新的痛苦又产生了,后悔的情绪蔓延着。她看不起公公婆婆,因为他们没有文化。她看不起丈夫,因为丈夫虽然脾气好,但是不求上进,是个窝囊废。但是,公公和婆婆也没有给她尊重,认为她没有力气,不懂事情。正是这样的缺少尊重,开始相互伤害。发脾气成为她的家常便饭,辱骂,殴打,伤害,发火成为家庭的主要生活内容。她描述自己已经成为一个冤妇。大家都希望被尊重,但是没有人愿意尊重别人。
虽然这样的矛盾冲突的家庭,但是她仍然不愿意离婚。因为丈夫虽然不求上进,不思进取。但是人品不坏,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她认为丈夫爱这自己,因为自己能干漂亮吧。但是,婚姻的质量还是不断下降,特别表现在性生活上。不知道是身体原因,她不能够上环避孕。但是要求强烈的丈夫,总是不戴安全套就做了。为此她已经流产多次(这对健康也有严重影响啊)。性生活已经没有多少快感可言,更多的是担心,害怕。因为生活在贫民区,自己家里悄悄的话,别人家都听得清楚。痛苦的婚姻生活中,这一点点乐趣都荡然无存了。丈夫要需要时,她就是拒绝,然后就是辱骂。然后就是公公婆婆小姑为了维护他们家庭的利益,就一起辱骂她。奋起反抗孤立无援的她,就开始出手打。受伤的公公婆婆就去她母亲那里告状,然后自己的父母也加入了斗争的行列,家庭已经成为战场,自己是四面楚歌啊!
她还有不想离婚的原因是,她有个可爱的孩子,学习非常优秀,为人非常乖巧,这是她的心头肉啊!她不想让孩子从小失去家庭的爱。她要求丈夫去打工,但是丈夫没有勇气。她想过自己去打工,改变经济状况,但是她舍不得孩子,因为她不希望自己的历史在孩子身上重演。丈夫在她的压力下,开始工作了。没有想到的是,丈夫的工作是违法的事情,虽然花了钱走了关系,没有坐牢。但是经济惩罚,使她没有倾家但是也荡产了。她没有了快乐,没有了朋友,没有了生活,因为她认为自己没有了钱。
她的烦恼不能够和别人说,说了话,还有谁能够看得起她呢,那时她的脾气也许就没有了,彻底没有面子了。她感到压抑,但是没有办法解决,发脾气成为唯一的方法,结果就的伤害再伤害,她也不愿意这样。她的唯一乐趣很有意思,那就是喜欢听比自己更痛苦的人,向自己诉苦。这样可以得到一点点心灵安慰,世界上竟然还有比自己更痛苦的,唉!
唯一能够安慰的是丈夫爱自己,他要她去看心理医生,就来到南平。
不幸的生活使她一生伤害,包括身体和心理的伤害。这些一系列的伤害又使她性格扭曲,性格的扭曲使她难以处理好人际关系,糟糕的人际关系又形成了进一步的伤害。这样的伤害使她烦恼,苦闷,失望,疯狂。当然她还能够正确认识问题,还能够正常工作,还能够感到丈夫的爱,还能够向心理医生诉说,还能够建立这样的信任。我的理解也许能够缓和她的痛苦。
心理医生不能够改变现实,不能够改变家庭,不能够改变经济,只能够改变她的心态,她也深知这些,因为她的个聪明的女人。我建议她有二个,一是积极调整婚姻关系,最好马上和公公婆婆分开居住,可以减少矛盾。然后全力以赴改善婚姻关系,其他的家庭关系放在一旁,因为她无能为力,如果婚姻关系改善了,其他关系才能够改善。改善婚姻关系是有基础的,因为丈夫品质不错,而且存在爱情基础,还有孩子为纽带。婚姻关系有二,一是性格关系,和丈夫沟通,让他积极起来,为家庭承担责任,特别是经济责任。自己进行性格调整,发脾气可以,但是不能够伤害亲人,适当的控制是可以做到的,因为恶劣的家庭环境对自己没有好处,也不是希望的。二是积极和谐性爱关系,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进行避孕,如果性生活正常了,婚姻关系改善更容易,矛盾也容易化解。
二是积极调整自己生活。人生是痛苦的,艰难的。但是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未来才是重要的。家庭关系重要,婚姻关系更重要,但是自己的人生真正重要。虽然痛苦多,但是苦中仍然有乐趣,家庭生活困难,但是自己的生活仍然可以安排。虽然经济是重要的,但是快乐往往不取决于的经济水平,而是取决于自己的选择和态度。如果自己能够快乐起来,家庭和婚姻关系也能够改善,这样苦的生活也能够有活着的理由。所以,人的爱好和兴趣是有一定的作用的。不能够把自己的快乐全部押在婚姻和金钱上。
她好象明白了,擦了眼泪,微笑着离开我的办公室。(童养媳是封建社会的残余,现在社会竟然还存在,如果在现在社会那给人的心理伤害的深重的--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