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诉有良效
吴剑
2007-6-9
我过去把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分三个部分,一是支持性心理治疗(包括支持,安慰,鼓励,倾诉等),二是专业性心理治疗(包括三大疗法,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三是一般心理治疗(包括音乐治疗,运动治疗,阅读治疗,日记治疗,文化治疗,书法治疗等),其中倾诉是重要的方法。
我过去也曾经认为,心理医生有悲哀,因为有时候,和庙里的和尚,教堂的牧师,年长的老太,信任的情人,网络的朋友等差不多,因为病人找个信任的人,说出自己想说的一切,倾泄心理陈年的垃圾,甚至不见天日的隐私,心理就会好许多。看起来,拥有神秘光环的心理医生,不过如此!
我过去也曾经遇到病人的问题,他认为自己向心理医生说了许多,但是心理医生一句话也没有说,什么科学建议也没有提,科技设备也没有用,先进的药品没有上,这是心理咨询吗?这需要付费吗?
其实心理医生在心理咨询中,大量的时间就是接受病人倾诉。我们知道内向性格比外向性格的人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就是因为他们缺少倾诉。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也少出现心理障碍,因为他们有倾诉的对象。婚姻质量不错的人也少出现心理障碍,因为可以家庭内部倾诉。能够写日记,能够歌唱,能够写诗的人,心理障碍也少,因为他们有更高层次的倾诉。我总是这样说,许多事情不说,放在心理,就容易出事腐败变质。
大部分都是愿意倾诉自己的内心,都想一吐为快。为什么不能够实现这个简单的要求呢?我想可能是缺少合适的倾诉对象,什么才是合适的倾诉对象呢?我想信任是最重要的,如果不信任的话,倾诉出内心的秘密,那既不能够缓和内心的压力,反而增加了人生风险,所以,倾诉需要安全第一。除了信任外,还有倾诉对象的年龄,学识,品德,能力,阅历等,因为希望在倾诉的同时,能够得到合理的建议。这样,我们可以理解,网络倾诉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心理医生往往成为倾诉对象,因为有职业道德决定;异性之间容易倾诉,因为可以有感情的色彩;年龄差不多的人容易倾诉,因为共同的生活历史,容易理解。
心理医生接受别人的倾诉,也不是简单的事情,是要积极接受倾诉,不进行道德判断的接受,是鼓励深层自我探索的倾诉,是让别人感到安全的倾诉,是希望能够产生一定共鸣的倾诉。如果病人痛苦,心理医生就不能够微笑,因为这里不需要微笑服务。如果病人流泪,送上纸巾,距离就会缩短,信任就会加强。
我们有时候指导病人,简单就是二句话,说多少好多少,做多少好多少。如果能够全部地倾诉,问题就解决了一半,对一般心理问题,甚至全部解决。如果能够按照心理医生的建议,去努力调整自己,努力到位了,另外一半也好了。
心理医生是垃圾桶,而且是现代化的,富有智慧的,有人情味的,包容易一切的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