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听她娓娓道来心声……

(2007-04-09 13:36:36)
标签:

旅行

分类: 个人新闻、我的照片

在听她娓娓道来心声……

--游和平古镇

吴剑

2007-4-9

   应朋友的邀请,我去了邵武市。过去到邵武市也是工作需要,这次我想好好看看。晚上吃了邵武市的特色菜,住了华英大酒店,做了些心理咨询工作,夜晚看了没有音乐的音乐广场,次日就按照计划去了邵武市的和平古镇。

   数次经过邵武市,看到广告牌,介绍和平古镇,其实我对风景点的喜欢,没有对文化古迹的兴趣浓。小车用不了40分钟,就来到了离开邵武市40公里的邵武市和平镇。到镇政府,副镇长推荐了位导服中心的小李给我们做导游。

   从差不多现代化的楼房和瓷砖墙面的建筑物,我们就一头钻进了古镇小巷。地面是鹅卵石铺成的狭窄的小巷,歪歪扭扭,柳暗花明。墙上是青砖盖着古代的混凝土,这样的墙是因地制宜,非常实用。门窗都是木料,已经需要修缮,显得破烂。一部分房子还有居民住着,有的房子已经空无一人。

   不长时间,李氏大夫第的门楼出现在我们面前。小李导游开始讲解,专业的男导游也带着一队人马到了这里。门楼的大夫第,三个字特别明显,原来是清朝捐的5-7品官,那时政府财政困难,捐个官,耀下祖,成为有钱人的行为。门楼的砖雕,最有文化价值,导游说了许多故事,图腾,寓意,差不多都是福、碌、寿等。宅第是三进,据说已经买给了旅游开发公司,不这样,保存起来更加困难,在中国这样的情况非常多,发挥社会力量保护是个创新。宅第里的窗格也充满传统中国文化色彩,地面上的下水道进口也有文化味道,我听着,看着,照着,我闻到千年文化的味道。

   和平古镇有五个大夫第,分别是李氏,廖氏等。有三个是保存相对完整。其他的宅第,我们还可以看到因为古柏,而建筑的特别房子;看到传统的鱼缸,又是灭火的用具;为了风水,门砖还指向特别的地方;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天井风格。

   我们就这古镇的小街上游览,小镇最有名的是和平街,600多米长,青石铺路,两旁商铺不少,可以看出过去的作为商铺商路的繁华,但是这些在现在经济中,已经失去了不少。小镇的豆腐很有名,可惜没有去买着吃。

   我们来到和平书院,我想中国人因为科举制度,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人才培养和选拨制度,因此中国古代有许多书院,大部分是私人办的,后来就教育小镇子女,形成的了读书文化。书院也已经破败,类似品字型的门,象征培养人品,向上无框,表示开放。13台级表示最高可以到状元。因为好读书,小镇在古代名人倍出,出了一个状元,还有许多进士,百余名举人,如果这样说,确实是文化名镇。

   我们来到古镇北门,特别的城门建筑,是因为民办,所以城砖是乱石堆砌成,而非官方的条石。回头看去,古镇风韵尤存,辉煌和美丽就象在昨天,但是已经显得历史仓桑,哭诉往事,希望有股现代、文化之风去吹绿,带来生机。看到城外,现代化的气息以一种不可一世,摧枯拉朽的样子,不断地向古镇进攻,渗透。

   传统和现代,文化和经济,生存和发展,在这里冲突得特别明显,激烈。我们只是走马观花地欣赏这位前世“美人”,我开玩笑地说是“古墓丽影”,她能够再次展示她的美丽吗?她脱下旗袍穿着上连衣裙的样子又是什么样子呢?我在听她娓娓道来心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和平古镇豆腐
后一篇:我在和平古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