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心理时空
心理时空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6,322
  • 关注人气:48,9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家认知疗法(三)

(2007-01-11 20:46:25)
分类: 心理卫生、阳光心理

三、心理应激与相关疾病的道家处世养生法认知心理治疗

1、心理应激的来源:个体有与生俱来的生理需要(食物,水,空气,睡眠,性等)和社会生活形成的社会需要(精神,名誉,权力,地位,利益,信仰,理想等)。需要推动个体心理和行为活动,个体根据需要认识世界,根据需要对外界事物产生情绪和行为反应,对个体有利的,产生积极反应,有害的产生消极或回避反应,无关的没有反应。这就是个体趋利避害的行为原则。不过事物的利弊是在进行认识活动后产生的,在没有了解前,需要主动探索,许多事物是利弊兼有,不能分辨。个体可以有目的改造世界,以满足个体需要。

外界事物只有与个体需要有关的,才能起积极的心理活动,利害关系大时,才能引起紧张心理活动,出现心理应激,这些事情为生活事件。

大喜和大悲的生活事件都会引起情绪反应,渴望的却没有发生,不希望的居然发生了,都产生心理应激。这是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的矛盾,个体要求过高,现实无法满足,事与愿违。或者是现实的困难,个体无法适应,如环境改变,生离死别,等。

2、个体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和评估,在心理应激状态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个体结合自己的需要,评估外界事物的意义,分辨有利,有害,无关(定性),利害大小(定量),产生心理反应,相同事物在不同个体产生不同反应,在同一个体也有,如悲喜交加,卖炭翁:“北风凛冽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饥见食而喜,饱见食而厌,需要决定情绪。

个体根据需要形成对外界的评价标准,即个人的价值观。个体的生理需要的满足方式和满足标准是随着社会而发展变化的。在个体心理需要中,何为先后,成为个人的价值系统。第一需要不能满足,引起强烈的心理反应,爱财如命的和仗义疏散财的人对经济损失的心理反应完全相反。个人的价值观主要受到社会的影响。一般现成的流行的社会价值为个人价值观,少数情况有个人的特殊价值观,还有个人需要最缺乏的为最重要,故健康失去最为可贵,爱情也是。而获得充分满足的需要,有“得来全不费功夫”之感,如有人不重视自己已经获得的成就(人的悲剧在于不会珍惜已经拥有的事物)。总之个体根据需要形成对外界的价值观,价值观决定对事物引起个体心理反应的性质,决定修理应激的程度,对事物的认识和 评估非常重要。还有心境也影响对事物的评估。

3、个性在形成心理应激过程的作用。个性结构有:个体愿望,兴趣,爱好,信仰,理想,价值观组成的心理活动倾向。认知活动特征,感知方式和思维方式。情绪反应特征。行为方式特征。容易出现心理应激的性格为A型性格:急躁,速度快,没有耐心;任务过多,忙碌,没有休息,争强好胜,攻击。这种人可以对社会有贡献,但是容易产生心理疾病。还有焦虑性和强迫性人格容易引起心理应激:内向,害羞,自卑,常常感觉被讽刺,批评,排斥和否定。只看到困难没有成功乐趣,固执,偏见,顾虑,谨小慎微,不能合作。不同性格,对外界反应不一样,形成不同的内心世界。需要和性格是形成心理应激的内部条件,要消除心理应激,有改造个性的艰巨任务。

4、转变价值观在消除心理应激中的作用。过高的内部需要形成的价值观,社会的不适应,造成心理应激。认识和价值观的改变,引起情绪和行为的改变,转变价值观念的认知疗法,对心理疾病可以治本。转变价值观念的方法是使个体的价值观念更加接近客观现实,更好的适应社会,不良性格必须说服纠正。生活中也有错误价值观念来减少心理压力的,但是它不是根本方法。如“儿子打老子”的阿Q精神。

5、道家处世养生法可以减少心理应激。道家自成体系的哲学,来源于老子和庄子,和儒家并存,哲学意义高于儒家,为东方文化精髓,道家处世养生法作为有价值的方法应用在A型性格,心理应激和心理疾病的认知疗法,有良好的效果。

                                        19979(定价3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