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买病人的人上门了

(2006-12-21 10:25:13)

买病人的人上门了

《中国卫生产业》作者:吴剑  来源:外稿

发布日期: 2006-10-7

 

    我的办公室来了一位笑容可掬的年轻人,他是南方某新办医院的营销员,上门促销来了。如果你给我一个病人的话,就怎样怎样,当然结果是拒绝了。因为道理很简单,凭什么相信他能够治疗好病人!

 

    现在一些新办医院的招数越来越先进,过去的价格战、后来的广告战,现在看来越来越不奏效。广告投入很大,成本非常之高,政府打击严厉,百姓不再相信,所以效果自然值得怀疑。价格战只能是暂时的促销措施,可以暂时吸引一部分病人,但是其医疗水平值得怀疑,价格战最后结果是病人多了,降价容易涨价难,降下去的都是纯利润,认识到做傻事了,自然也不做了。还好,他们的市场应变能力很强,这是他们的最大“优势”。

 

    买卖病人的手段开始出现了,也许有人认为,政府最反对的事情,说明就是有好处的事情,这种思维非常直观。但是,他们利用了我们国家医疗资源有限,病人医疗信息不对称,个别医生为一些蝇头小利,而违背病人的根本利益,去倒卖病人。

 

    病人转诊需求是正常的行为,但是,任何转诊行为都不能违背病人的就医选择权,我想这是病人的基本人权,那种强买强卖的情况,也是违法行为。

 

    在一定情况下,医院和医生对病人转诊有建议的义务,这种承认自己医院和医生本人的能力所限的正常行为,也是对病人一种负责的态度,但是,病人转诊后的治疗效果,多少会反映到医生这里来,会反映到转诊建议的有效性上来,如果只是为钱,不顾病人治疗效果的行为,对医生是极为不利的,这样的医生无疑是竭泽而鱼的短期行为,是出售自己的信用换钱的愚蠢举动,是违背医德和良心的耻辱措施,最终医生自身的形象和利益就会受到根本伤害。我想不少医生会明白这个简单道理,这样也可以认为,那些买病人的医院市场有限。

 

    一个医院要想得到病人的青睐,加强管理,提高水平,强化质量,改善服务,形成品牌才是正确之举。在此基础上,通过一定的形式,向社会传播你客观真实的服务信息,改变病人信息不对称的困境,给病人多个选择机会,给转诊医生多个推荐的目标,我想这才是良性经营的行为,对社会、医生、病人都是有利的举动。那种花巨资买来病人狂刀猛宰的行为,必然为社会所不耻!也必然不会持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